“青禾村!”
聽著王誌遠唱名,王珩昭的目光從本村孩童身上掃過。
王承曦今年才滿三歲,年齒不符自然不在其中,至少要到六歲體內靈根才會稍有顯露。
“楊子琅!程耀祖!”王誌遠看著名冊唱名,點了兩人上台。
……
可直到將青禾村的孩童全部測完,都沒能再出現一位身具靈根者。
王珩昭笑著搖了搖頭,站在木台邊緣將各村村民遣散,眾人雖有不甘,卻也隻是騷動了一陣,便跟著各村管事朝著不同的方向回村去了。
望著眾人走遠,王珩昭這才叫上那兩名女孩,和她們的父母一番商議,提議將二人暫且帶回王家住下。
幾人自然不敢也不會拒絕,王珩昭還免了他們日後的田租,又各自賞了二十兩銀子,這才帶著兩個女孩回到王家前院之中。
王家前院又經過一輪擴建,此時已經頗具規模,住下十幾二十個孩童根本不成問題。
“這是煉氣期的法訣,名喚《養元吐納訣》,你們二人好生研讀,謹記切莫外傳,未修成煉氣之前不可擅自外出。”
王珩昭取了兩冊法訣抄本交予二人,見二人性子都比較文雅嫻靜,便多嘴問了一句:
“你二人家中以前是做什麼的?可曾識字?”
兩人對視一眼,收好抄本後,楊霜琦先回答道:
“回稟仙師,我家原是楊家浜的大戶,二十年前被那群姓許的流民搶占了土地,好在家裡雖然沒落,但留下了些書冊,幸而識得幾個字。”
“你呢?”王珩昭微微沉吟了一會兒,抬頭看向一旁端坐的楊海芸。
“回稟仙師,我家的情況和霜琦姐相差不大,我們兩家由於不是主脈,便沒有受到過多的針對,隻是被搶了田地和家宅,小時候在本村先生那裡識了些字。”楊海芸答道。
“我知道了,你二人也不必如此客氣,既然入了我王家府院,便稱我名字便是。”
“是,珩昭哥。”二人見王珩昭容易說話,便放下了心裡的局促,齊齊開口。
王珩昭點了點頭,看了眼前院房屋中簡單的陳設,繼續說道:
“你二人暫且在此住下,明後兩日你們父母便會將衣物送來,每日辰時與申時會有人送餐飯來,若是不夠吃或是有其他需要,便叫那人通報一聲。”
王家幾人步入煉氣後,便從村子裡收了些機靈麻利的女孩伺候身邊,如今前院住了人,也可差上兩個專門看著。
兩人紛紛應是,王珩昭便也沒在此處多留。
一路行至正堂,卻見王瑾佑正在和王誌遠說著什麼。
“大哥!”王瑾佑見王珩昭走近,出聲叫道。
“父親呢?”王珩昭點了點頭,走到一旁坐下,給自己倒了杯茶水。
“父親去看二哥了。”王瑾佑答道,示意王誌遠繼續說。
原來是青禾村的村民發現了大青山近些日子以來有些異動,幾個膽大的漢子冒險進去看了看,聽其中一人所說,那是一隻大蟲。
“大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