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湖峰,蕭家。
山風獵獵,卷動著殿前蕭瑟的幡旗,發出嗚咽般的聲響,更添幾分離彆的淒涼。
王承曦負手而立,身形挺拔如鬆,目光凝重地掃過蕭景山身後那數百名匆忙收拾行囊的族人。
隻見仆婦們小聲叮囑著孩童,年輕的子弟則用力捆紮著藤箱,動作倉促。
王承曦眉頭不由得深鎖,指尖在袖中無意識地撚動,心中飛快地盤算著如何向族中兩位叔父複命。
事情的發展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本來隻打算替蕭景山索要些丹藥靈石,好生安葬嶽母,可誰曾想這還不夠,蕭景山竟然與蕭家徹底撕破了臉皮,帶著自己這一脈的數百名宗親脫離族譜,並言明願意遷徙至青山縣中依附王家。
起初王承曦還擔心他這一脈的宗親也有沉迷養神散的,可一番了解,才知這些宗親每月能領到的月例少得可憐,那養神散雖是蕭家自行煉製,但價格頗高,連嫡係子弟都不舍得隨意飲用,隻以輕嗅緩解心中瘙癢。
蕭景山已令人粗粗點算,約莫五百餘口,身具靈根者,不過十指之數,所幸其餘凡人皆有一技傍身,或精通機杼紡織,或深諳鬆煙製墨,於亟需廣開財源的王家而言,倒不失為一大臂助。
王承曦心中疾轉,思忖著安頓細務,蕭氏底子仍在,這些手藝嫻熟之輩能在青山縣開辟新市、經營百業,遠比養幾個徒耗靈石的膏粱紈絝實在。
王承曦正思忖間,卻見蕭景山趨前幾步,自懷中取出蕭家適才賠付的儲物袋,恭敬奉上。
王承曦微怔,旋即唇角浮起一抹苦笑,輕搖其首,低聲道:
“嶽丈莫非以為,我此來隻為貪圖這些身外之物?”
蕭景山正要分辯,又聽王承曦溫言道:
“嶽丈既為一支新家之主,身懷儲物法器,行事自然便宜,至於囊中丹藥靈石,權且留下,滋養族中那些天賦尚可的後輩苗子,也是好的。”
蕭景山點點頭,這些丹藥靈石於他而言助力不大,但他這一脈的後輩因為旁支身份,屢受打壓,幾個天賦不錯的苗子蹉跎至今,不過煉氣四五層修為。
念及此處,他不再推拒,將此恩情深埋心底,轉而低聲問道:
“寧兒可還好著?那孩子自小便與她母親親近,我也是猶豫了許久才在信中言明……”
提及蕭婉寧,蕭景山眼中滿是慶幸,慶幸自己在其幼時便瞞下了她的天資,慶幸自己帶著她找到了王家……
王承曦猶豫一瞬,正了正神色,開口道:
“寧兒有了身孕,如今正在家中修養。”
蕭景山聞言,眸中憂色頓消,取而代之的是初為人祖的切切喜意,立時轉身催促族人加快行裝,隻盼早抵青山,紮根安身。
褚世榮見二人語畢,笑吟吟踱至近前,低聲開口:
“賢侄此行功莫大焉,我觀蕭家此支潛力深厚,若得百八十載安穩光景,未必不能出一兩位築基人物。”
王承曦聞言,亦含笑點頭。褚世榮所見,他豈會無察?蕭家小輩中確有幾位根骨不俗,隻是時日尚早,倒也不必過分掛懷。
畢竟……這方天地,天才輩出如過江之鯽,能最終乘風化龍的,終是寥寥。
匆匆與褚世榮道彆,約定待他築基功成以後便再來褚家一趟,與其把酒言歡後,王承曦便與蕭景山一同,先行禦劍駕風,破空而去。
二人堪堪飛了兩日,下方山形水脈漸熟,已是抵達江寧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