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教眾本就不是正規軍隊,組織鬆散,全靠一股血氣之勇和地利。
此刻被前後夾擊,側翼又被瞬間突破,頓時大亂。
頭目或被楊過“點倒”,或死於亂箭,失去指揮,更是亂作一團。
有人還想負隅頑抗,更多人見官軍並不濫殺,紛紛棄械求活。
兵敗如山倒。
楊過麾下士卒見主將如此勇猛,戰術又奏效,士氣大振,平日操練的成果此刻顯現出來。
他們三五成群,配合默契,將頑抗者迅速製服,對逃散者並不窮追,隻將俘虜集中看管。
戰鬥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
不到半個時辰,山穀中的喊殺聲便漸漸平息。
此役俘獲明教教眾三十餘人,傷者皆得包紮,僅十餘名頑抗之徒被格殺,其餘潰散入山林。
落鷹澗的埋伏,原本是明教應對官軍的第一道殺手鐧,卻在楊過的精準算計和雷霆手段下,頃刻間土崩瓦解。殘餘教徒抵擋不住官軍如虹的攻勢,狼狽向後山潰逃。
楊過並不戀戰,迅速收攏隊伍,清點傷亡,己方僅十餘人輕傷,可謂大勝。
“將軍,是否追擊?”巴魯雖殺得興起,卻謹記軍令,未多殺傷,此刻渾身塵血,興奮地問道。
“不必。”楊過搖頭,“潰兵必逃往其老巢,正好為我們引路。傳令,保持陣型,穩步推進,直取山門!沿途若遇抵抗,仍以俘獲為先。”
隊伍沿著潰兵逃竄的路徑,一路勢如破竹。
明教顯然沒料到落鷹澗會如此快被突破,後續幾道簡陋的防線在已成氣候的官軍麵前,形同虛設。
不少教徒聽聞官軍不濫殺,抵抗意誌大減,稍觸即潰。
天色微明之時,一座依山而建、以巨木岩石壘砌的寨門,已赫然出現在眼前。門樓上,“彌勒降世,明尊渡人”的旗幟歪斜,一些明教教徒正驚慌失措地關閉大門。
明教殘部退守山門,憑借天險,據險固守。
那山門處於一線天隘口之後,兩側峭壁如刀削斧劈,僅容三五人並行,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過揮軍試探性進攻一次,箭矢滾木便如雨而下,己方雖士氣正旺,卻難以施展,強攻隻會徒增傷亡。
楊過當即下令停止攻擊,收攏部隊,於山門外三裡處紮營,形成對峙之勢。
他召來巴魯等將領,沉聲道:“此地險絕,強攻非智。好在,我們手中還有籌碼。”
他之前下令儘可能抓捕俘虜,此刻營中已羈押了數十名明教教眾。
楊過從中挑選出幾名看似頭目的人物,分開審訊,很快便摸清了這批明教人馬的大致情況以及他們對同伴的重視。
次日,楊過派出一名能言善辯、熟悉江湖規矩的幕僚,帶著兩名被縛的俘虜頭目,來到山門前喊話。
那幕僚聲音清朗,在山穀間回蕩:“山裡的朋友聽了!我等此來,隻為救回馬光佐大師,並非欲與貴教不死不休!現以二十名被俘的兄弟,換馬光佐一人!爾等若應允,雙方即刻交換,我軍暫退十裡,以示誠意!若是不允……唉,兩方交戰,各為其主,這些被俘兄弟的性命,隻怕難保!”
山門之上,明教守軍一陣騷動。
他們雖然悍勇,卻卻格外重兄弟情義,聽聞用己方二十人換一人,而且對方願意暫退,條件可謂優厚。
守山頭目與幾位香主商議片刻,又見山下蒙古軍陣容嚴整,非前次尹克西、馬光佐那般輕敵冒進可比,久守未必有利,終於應允。
喜歡神雕:龍女為後,貴妃黃蓉請大家收藏:()神雕:龍女為後,貴妃黃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