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朝堂震動_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章 朝堂震動(2 / 2)

“殿下有本,奏於諸公!”

一名內侍接過奏疏,呈於房玄齡之手。

房玄齡疑惑地展開奏疏,隻看了一眼,他的瞳孔,便猛地收縮了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奏疏的標題,龍飛鳳鳳舞地寫著一行大字——

《論關中旱情防治及以工代賑疏》

房玄齡壓下心中的震驚,迫不及待地向下看去。

奏疏不長,不過千餘字,卻字字珠璣,石破天驚!

整篇奏疏,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論“防災”!

奏疏中,太子李承乾,以前所未有的高度,係統性地提出了“水利興建”的構想。

他指出,關中並非無水,而是“有水不能用”。

渭水、涇水、灞水,諸水環繞,為何還會大旱?

其根本原因,在於缺乏成體係的灌溉渠道!

建議立刻成立“關中水利司”,由工部牽頭,戶部撥給專款,在整個關中平原,效仿前秦鄭國渠,興建一個覆蓋數十萬頃良田的巨大灌溉網絡!

將江河之水,引入田間地頭,徹底改變關中靠天吃飯的局麵!

奏疏中,甚至還附上了幾張極為精美的圖紙,詳細地繪製了主乾渠、分支渠,乃至毛細鬥渠的規劃走向,其專業與精細程度,讓身為宰相的房玄齡,都看得歎為觀止!

第二部分:論“救災”!

這一部分,更是顛覆了在場所有人的認知!

太子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以工代賑”!

直接開倉放糧,有利有弊。

利,在於能救活百姓。

弊,則在於會滋生懶惰,且流民聚集,極易生亂。

而“以工代賑”,則是將“救災”與“興建”完美地結合起來!

朝廷不再是無償地發放糧食,而是“雇傭”那些因天災而失去土地的災民,去參與水利工程的建設。

做得多,得糧多。

做得少,得糧少。

如此一來,災民們,不僅得到了救命的口糧,更通過自己的勞動,保住了尊嚴!

朝廷的錢糧,沒有白白消耗,而是轉化為了永久性的水利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更重要的是,將數以萬計的流民,有效地組織起來,納入朝廷的管理之下,從根源上,杜絕了他們嘯聚生亂的可能!

“天才……這……這簡直是天才般的構想!”

房玄齡的手,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

看完奏疏,抬起頭,用一種看怪物般的眼神,看著丹陛之上的太子李承乾。

這……這真的是那個他印象中,有些懦弱,有些平庸的太子嗎?

這份奏疏中所展現出的戰略眼光、行政能力、以及對民生經濟的深刻洞察力,簡直……簡直比陛下,還要老辣!

“房相?”李承乾的聲音,將他從震驚中喚醒,“孤這份奏疏,不知……是否可行?”

房玄齡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

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將手中的奏疏,轉手遞給了身後的杜如晦。

很快,這份驚世的奏疏,便在幾位宰相和六部尚書的手中,傳閱了一遍。

每一個看過的人,表情都和房玄齡如出一轍。

從疑惑,到震驚,再到……深深的敬畏!

最終,房玄齡再次出列,這一次,他對著李承乾,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這一躬,不再僅僅是臣子對儲君的禮節。

而是一個治國理政的大家,對另一個更高明的同道,發自內心的拜服!

“殿下!”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略顯沙啞。

“臣,以為,殿下此疏,乃是經天緯地之策!是活民百萬,功在社稷的……不世之功!”

“臣,附議!”

“臣等,附議!!!”

杜如晦、長孫無忌、以及其他幾位尚書,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躬身拜道。

他們的心中,已經沒有了任何派係之彆,沒有了任何個人好惡。

在這份足以改變大唐國運的煌煌大策麵前,任何私心,都顯得是那麼的渺小和可笑。

他們正在見證一個曆史性的時刻。

這位太子殿下,把監國的第一把火,不是燒向政敵,而是燒向了千百年來,困擾著華夏大地的天災!

這份胸襟,這份手筆,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儲君”的範疇。

李承乾站在高處,看著殿下那一張張被震撼得無以複加的臉,心中,一片平靜。

從今天起,再也無人敢小覷他李承乾。

這份奏疏,很快就會擺到他父皇的案頭。

而他那位多疑的父皇,在看到這份奏疏後,心中產生的,將不再是簡單的“忌憚”。

而是一種更加複雜的,混雜著欣慰、驕傲,以及更深層次的恐懼!

喜歡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請大家收藏:()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詭世界:一切恐懼來源於火力不足 狂雷曲 天機陰陽變 倒黴穿越者:誤入小說世界 糟糕!攻略的病嬌男主怎麼成真了 足球:十九歲喜提大器晚成係統! 我在萬人迷劇本中給對家係統打工 足球:帝王征途 班花談不上,那我就和校花談戀愛 我都屠儘諸神了,囂張一點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