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長安。
秋高氣爽,金桂飄香。
整個長安城,都沉浸在一片節日的狂歡之中。
數十萬百姓,自發地湧上街頭,將從朱雀門到承天門的禦道,擠得水泄不通。
等待著,迎接他們心目中的英雄——太子李承乾,和那支征服了高句麗的虎狼之師凱旋歸來。
辰時,朱雀門緩緩打開。
當先映入眼簾的,是數百名身披玄甲,手持龍旗的東宮玄甲衛。
他們氣勢森嚴,步伐整齊,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所有人的心跳之上。
緊隨其後的,便是這場凱旋的主角。
太子李承乾,身著一身專門為此次凱旋而打造的,鑲金的赤色龍鱗甲,騎在一匹神駿的白色戰馬之上。
陽光照耀在他年輕而又英俊的臉上,那道淺淺的疤痕,為他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他的身後,是同樣身披重甲的侯君集。
隻是此刻的侯君集,臉上再無半分倨傲,他微微落後李承乾半個馬頭,姿態恭敬得像一個最忠心的副將。
再往後,則是數千名從東征先鋒營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百戰精銳。
他們的身上,都散發著一股由鮮血和勝利,淬煉而成的鐵血煞氣。
在他們的隊伍中,還押解著數百名,被鐵鏈鎖住的高句麗王公貴族,以及那輛囚禁著高句麗王的巨大囚車。
“太子殿下千歲!!”
“大唐萬勝!!”
當李承乾的身影,出現在朱雀大街的那一刻,街道兩旁,瞬間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百姓們,瘋狂地,向著道路中央,拋灑著鮮花和彩帶。
無數的少女,更是將自己的手帕和香囊,毫不吝嗇地,扔向那個如同天神下凡一般的年輕儲君。
那場麵,其狂熱程度,甚至比當年李世民登基之時,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承乾騎在馬上,微笑著向道路兩旁的百姓,揮手致意。
他的臉上,是恰到好處的,屬於勝利者的驕傲與從容。
但他的心中,卻是一片冰冷的警惕。
他能感覺到,在那些歡呼的人群中,在那些看似友好的笑臉背後,隱藏著無數雙,充滿了嫉妒、怨恨、與殺機的眼睛。
禦座之上,承天門城樓。
李世民,帶著滿朝文武,親自在此等候。
他看著下方,那被萬民簇擁,光芒萬丈的兒子,臉上露出了“慈父”般,欣慰的笑容。
“輔機,你看看。”李世民對身旁的長孫無忌說道,“朕的這個兒子,如今可有幾分,朕當年的風采了?”
長孫無忌躬身答道:“太子殿下,青出於藍,實乃我大唐之福。”
李世民笑了笑,不再說話。
他的目光,越過李承乾,落在了他身後的,那些神情狂熱的將士,和那些歡呼的百姓身上。
……
凱旋儀式,在承天門前,達到了高潮。
李承乾下馬,走上城樓,向李世民,獻上了高句麗的降表與國璽。
李世民,當眾對李承乾大加讚賞,極儘榮寵。
就在凱旋儀式結束,夜宴將起之時。
東阿郡公府。
李泰,這個被所有人,都快要遺忘的失意者,終於等到了他認為的,最佳時機。
他換上了一身素服,親自寫下了一封,血淚交織的“陳情表”。
然後他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舉動。
他親自長跪於宮門之外!
以“罪臣”的身份,請求麵見天子!
這個消息,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迅速在長安城的上層圈子裡,傳開了。
所有人都知道,李泰,這個不甘寂寞的野心家,要……反擊了!
而且,他選擇的時機,是如此的精準,如此的歹毒!
——就在太子李承乾,聲望達到頂峰,也最容易引來陛下猜忌的這一天!
甘露殿內。
李世民聽著內侍的彙報。
問道:“他,可說了所為何事?”
“回……回陛下,”內侍戰戰兢兢地回答,“東阿郡公說……他要……他要揭發一樁,足以動搖國本,欺君罔上的……彌天大罪!”
“哦?”
“讓他,進來。”
片刻之後。
麵容憔悴,形容枯槁的李泰被帶進了甘露殿。
他一見到李世民,便立刻泣不成聲地叩首在地。
“父皇!兒臣……兒臣有罪!兒臣,不該與大哥相爭!兒臣,罪該萬死!”
李世民冷冷地看著他,不為所動。
“說吧,你到底想揭發什麼?”
李泰抬起頭,眼中閃爍著複仇的火焰!
他從懷中,取出了那份,由崔元浩送來的“禮物”——一個禁軍小校的供詞,和一塊沾著血跡的腰牌!
“父皇!您……您還記得,當初,那個魅惑大哥,被您下令,杖斃的樂童……稱心嗎?”
聽到這個名字,李世民皺起了眉頭,眼神一下子嚴厲起來!
“父皇!他……他沒有死!”
“大哥他……他陽奉陰違,欺君罔上!他用一個死囚,換下了稱心!並將此妖人,一直,藏匿於東宮,甚至……甚至讓他,掌管東宮的秘密衛隊,參與了此次東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哥他……他將父皇您的聖旨,視若無物!將我大唐的法度,踩在腳下!他……他的心中,早已沒有了您這個父皇,沒有了君臣之分!”
“這是證人的供詞和物證!”
李泰將那份供詞和腰牌,高高舉過頭頂!
“父皇!此等欺君罔上,包藏禍心之人,豈配為我大唐儲君?!”
“懇請父皇,明察秋毫,廢黜此等不忠不孝之逆子!以正國法!以安天下!”
致命一擊!
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