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因為李承乾的“新政”,而徹底沸騰了。
無數的佃戶和流民,在“總司”的組織下,歡天喜地地,丈量著那些即將屬於自己的土地。
整個江南的底層社會,都爆發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蓬勃的生機與活力。他們將太子李承乾,視若神明,家家戶戶,都為其立起了長生牌位,日夜焚香叩拜。
民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著東宮,瘋狂地彙聚。
然而,與之相對的,是整個江南士紳地主階級的,一片哀嚎與深入骨髓的仇恨。
“官紳一體納糧”!
“清查所有非法兼並之土地”!
如柄最鋒利的刀,狠狠地,插在了他們的心窩子上!
這不僅僅是割肉,這簡直是,要將他們,連皮帶骨,都給吞下去!
一時間,無數封寫滿了血淚控訴的“告狀信”,通過各種秘密渠道,雪片一般,飛向了長安。
他們,告的不僅僅是太子李承乾。
更是,那些在太子的“縱容”下,敢於挑戰他們權威的“刁民”!
以及,那些在狄知遜的屠刀下,因為“阻礙新政”而被抄家滅門的“倒黴蛋”!
長安城,再次被江南的風暴,所席卷。
甘露殿。
李世民,看著麵前,那堆積如山的,來自江南士族的“彈劾奏疏”,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的身旁,站著晉王李治。
李治,此刻正一臉“悲憤”與“痛心”地,向他的父皇,哭訴著。
“父皇!您……您要為江南的士紳們,做主啊!”
李治的聲音,帶著哭腔,“太子大哥他……他瘋了!他,在江南,倒行逆施!將那些,本該上繳國庫的查抄田產,儘數,分發給了那些泥腿子!他,這是在收買人心圖謀不軌啊!”
“如今,江南之地,士紳離心,民怨沸騰!長此以往,江南將不再是我大唐的江南!而是,他太子李承乾一人的江南啊!”
“父皇!若不及時製止,恐……恐釀成,動搖國本之大禍!”
他這番話,句句,都打在李世民,最敏感也最忌憚的地方。
而另一邊,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官員,和以孔穎達為首的山東士族官員,這一次,竟然詭異地,站在了同一陣線上!
也紛紛上奏,彈劾太子“不尊禮法,妄動國本,以酷烈之手段,欺壓士紳,非仁德儲君所為”。
李承乾在江南的改革,已經,觸及到了,他們這個,整個“士紳地主階級”,最核心的利益!
他們必須聯合起來,將這股,可怕的“歪風邪氣”,給按下去!
一時間,整個朝堂,對太子的彈劾之聲,甚囂塵上。
仿佛,李承乾,已經成了,一個即將顛覆大唐社稷的千古罪人。
李世民,靜靜地聽著。
他的心中,怒火也在熊熊燃燒。
他確實,沒有想到,李承乾的手段,會如此之“絕”!
他讓李承乾去江南,是讓他去“安撫”,是讓他去“平衡”。
可他,倒好!
直接,將整個江南的桌子,都給掀了!
這,眼裡,還有沒有,他這個父皇?還有沒有,朝廷的法度?!
但是,憤怒歸憤怒。
李世民,並沒有立刻下令,去製止李承乾。
因為,另一份,由戶部尚書戴胄,和新任國子監博士馬周,聯名呈上的奏疏,正靜靜地,躺在他的禦案之上。
這份奏疏上,沒有控訴,沒有彈劾。
隻有,一連串,讓李世民,這個務實的君主,都感到觸目驚心的數字。
“……自太子殿下,在江南,推行改革半月以來。江南道,各州縣,主動向官府,登記入籍之‘隱匿人口’,已達,三十餘萬!”
“……更重要的是,百姓們在得到土地之後,生產熱情空前高漲。他們自發組織,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據最保守估計,明年,整個江南道的糧食總產量,將……倍增!”
“……民間,再無流民。百姓,夜不閉戶。所有青壯,皆有其業。所有孩童,皆盼入學。其景象,堪比……上古三代之盛世!”
這份奏疏的最後,是戴胄和馬周,這兩位,最務實、最清廉的能臣,共同的八個字的評語。
“經天緯地,利在千秋!”
李世民,手握著這兩份,內容截然相反的奏疏。
一份,是王公大臣,士族領袖的“血淚控訴”。
一份,是國之能臣,對一場“盛世”的真實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