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之後,長安城的上層圈子裡,開始流傳起一些,極其詭異卻又讓人浮想聯翩的……傳聞。
那位本該在宗正寺的考評中,被嚴懲的“問題宗室”漢王李元昌,不僅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反而成了東宮彆業的……常客。
有人曾親眼看到,漢王府那輛,最奢華的馬車,深夜駛入東宮彆業,直到第二日清晨,才悄然離去。
據說,太子殿下,與這位漢王叔,相談甚歡,徹夜不眠。
太子殿下,似乎真的開始“不務正業”了。
他不再關心江南的新政,也不再過問西域的軍情。
他將東宮彆業那間,最大的茅屋,改造成了一間,戒備森嚴的……煉丹房。
每日都有大量的硫磺、硝石、木炭、甚至是,珍貴的黃金和水銀,被源源不斷地送入其中。
丹房之內,終日黑煙滾滾,還時常會傳出一些奇怪的,如同悶雷般的“爆炸聲”。
太子殿下真的沉迷於那虛無縹緲的……黃老之術了?
東宮,最近還新進了一批,極其美豔的,來自波斯的胡姬。
這些胡姬,不僅能歌善舞,更是個個身材火爆,風情萬種。
據說,太子殿下對她們,寵愛到了極點。
每日都要大排筵宴,飲酒作樂,夜夜笙歌。
甚至連早朝都因此,而“偶感風寒”,缺席了數次。
他似乎正在一步步地變成他曾經,最看不起的那種……荒淫君主。
這些傳聞,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通過,長孫無忌和他背後勢力的,刻意散播與引導,迅速地在長安城內,發酵,蔓延。
一時間,朝堂之上,物議沸騰。
那些原本對太子,心悅誠服的清流言官們,開始變得憂心忡忡。他們聯名上奏,懇請太子以國事為重,莫要沉迷於“煉丹”與“美色”之中。
而那些,本就對太子,心懷不滿的舊勢力,則是個個,幸災樂禍,準備看一場“天才隕落”的好戲。
甘露殿。
李世民,聽著百騎呈上來的,關於東宮的一份份越來越“荒唐”的密報。
他的臉色,也變得,越來越,陰沉。
“……煉丹?胡姬?李元昌?”
李世民的口中,咀嚼著這幾個詞,眼中充滿了,失望,與……憤怒!
他本以為承乾,在經曆了那麼多之後,已經真正地成長為了一個,合格的繼承者。
可沒想到,他竟然會如此地,不自愛!
竟然,會與李元昌那種,聲名狼藉的宗室敗類,廝混在一起!
竟會重蹈曆史上無數亡國之君的覆轍,沉迷於,那所謂的“長生”與“美色”!
“……陛下,息怒。”一旁的長孫無忌,恰到好處地,開口勸慰道,“太子殿下畢竟年少。少年心性,或隻是一時糊塗,被奸人所蒙蔽。隻要好生規勸,想必還能迷途知返。”
“規勸?”李世民冷哼一聲,“他現在是‘錄尚書事’!是朕之下,百官之首!誰還能規勸得了他?!”
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李世民,終究還是選擇了……觀望。
一方麵是他對兒子,那最後的一絲期盼。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他也同樣,對太子那所謂的“點石成金”之術,產生了一絲,連他自己,都不願承認的……好奇。
自古以來,哪個帝王,能真正地抵禦“長生”與“無儘財富”的誘惑?
而長孫無忌,在看到陛下的這種“默許”之後。
他的心中,冷笑連連。
他知道,他的計策已經成功了一半。
現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再添一把火。
將他徹底,燒成灰燼的大火!
……
東宮彆業,那間戒備森嚴的“煉丹房”之內。
漢王李元昌,正一臉狂熱地,看著麵前,那個正在冒著滾滾濃煙的巨大丹爐。
他的身旁,太子李承乾,則穿著一身,被熏得黑乎乎的道袍,正一臉“嚴肅”地,指揮著幾個,同樣灰頭土臉的工匠由東宮衛率偽裝),往丹爐裡,添加著各種,奇奇怪怪的“原料”。
“……殿下,這……這真的,能成嗎?”李元昌看著那些,被扔進丹爐的,普通的石頭和銅塊,有些不確定地問道。
“皇叔,稍安勿躁。”李承乾故作高深地抹了一把臉上的黑灰,“……此乃,上古秘傳之‘乾坤造化’大法!需以地火為基,真金為引,輔以七七四十九種礦石,熔煉九九八十一日,方能將凡鐵點化為……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