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在格物院“女子師範堂”那堂,充滿了魔幻色彩的“化學課”之後。
高陽公主,便徹底地“失蹤”了。
她沒有再回到,她那冰冷的寢殿。
也沒有,再出現在,皇宮內,任何一個她應該出現的場合。
就像,人間蒸發了一般。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她去了哪裡。
她以一個“旁聽生”的身份,正式“入駐”了那個,讓她感到前所未有新奇的格物院。
而且,是太子李承乾,親自下的“特許令”。
此事,在後宮之中,再次引發了不小的波瀾。
那些本就看不慣高陽“驕縱”的嬪妃們,紛紛向皇後我們可以設定,此時,李世民已立新後,或者,由某位貴妃,總領後宮),吹起了“枕邊風”。
“……娘娘,您看看,那高陽,成何體統?身為待嫁的公主,竟不思德行,反而整日與一群,下賤的工匠、商賈之女,廝混在一起!這簡直是在敗壞我皇家顏風啊!”
李世民,在得知此事後,也是龍顏大怒。
他當即就要派禁軍,去格物院“抓”人。
然而,他卻被太子李承乾,一封看似“平平無奇”的奏疏,給拉了回來。
奏疏中,李承乾,隻說了一句話:
“父皇息怒。兒臣,隻是在替您辦一件,您一直想辦,卻又不好親自出手辦的……小事而已。”
這句話,充滿了,父子二人之間,才懂的“啞謎”。
李世民,看著這句,意有所指的話,瞬間就明白了。
又想起了,那個同樣,聰明伶俐,卻似乎也隱藏著不為人知心思的……晉王,李治。
他瞬間就懂了,承乾的“潛台詞”。
最終,他隻是,在那封奏疏上,批了三個字。
“……朕,知道了。”
他,選擇了,默許。
他,也想看看,他那個,總能給他帶來“驚喜”的大兒子,這次,又能玩出什麼,新的花樣來。
……
格物院,女子師範堂。
高陽公主,在這裡度過了她人生中,最快樂也最顛覆的七天。
她第一次發現。
原來,讀書可以不是為了,去背誦那些,枯燥的“女則”和“孝經”。
而是,可以去探索一個,充滿了“規律”與“邏輯”的,全新的世界。
她,跟著馬周,學習“天文學”,知道了,原來天上的星星,並非是,神仙的眼睛,而是一個個與太陽類似卻更加遙遠的“恒星”。
她,跟著張一針,學習“醫學”,知道了,原來人生病,並非是,鬼神作祟,而是因為微小的“細菌”,在作怪。
而最讓她感到癡迷的,是那個由武順,親自教授的……算學。
或者說,是太子殿下,那套名為“會計學”的,神奇的學問。
“公主殿下,請看。”
一間獨立的教室內,武順正指著一塊小黑板,用一種,不卑不亢的語氣,為高陽,單獨“開著小灶”。
“‘複式記賬法’之核心,便在於,‘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任何一筆‘財富’的流動,都必然,會同時,記錄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