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和錢守庸聽聞曹文詔戰死的消息,皆是一陣唏噓。李明坐在書房之中,眉頭微蹙,輕輕搖頭說道:“曹文詔也算是一員猛將,就這麼死了,著實可惜。”
錢守庸在一旁附和道:“是啊,雖說咱們和他並無瓜葛,但他這一死,對大明局勢多少還是有些影響。”
然而,兩人倒也沒顯得太過緊張。畢竟,時移世易,如今起義軍的實力與崇禎二年相比,那簡直是天壤之彆。
這些年來,大明王朝財政愈發窘迫,欠餉現象愈發嚴重。尤其是邊軍,許多士兵連基本的生活都難以維持。活不下去的士兵便紛紛當了逃兵,而起義軍則趁機吸納了這些逃兵,實力不斷壯大。曾經幾百官兵就能追著幾千甚至上萬起義軍打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複返了。
如今,起義軍勢力壯大,打死個把參將、遊擊之類的軍官,也並非什麼稀奇事。隻是曹文詔這樣的將領,竟然也折在了起義軍手裡,實在是讓人意外。
李明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緩緩說道:“曹文詔之死,看似偶然,實則也是大明局勢發展的必然。如今這天下,各方勢力此消彼長,咱們也得早做打算。”
錢守庸點頭稱是,說道:“沒錯,接下來局勢如何發展,還未可知,咱們可得小心應對。”
李明環顧四周,見周圍還有些侍從,便揮手將其他人都打發走,起身走到門口,謹慎地關好門,這才緩緩走回座位,壓低聲音對錢守庸說道:“老錢啊,你看如今這大明,瞅著是越來越不行了。你身為薊遼督師,對局勢的了解應該比我透徹。實不相瞞,我本就是流寇出身,當初投靠朝廷,不過是想借著朝廷的資源來壯大自己的實力罷了。”
錢守庸神色如常,顯然對李明這番話早有預期,靜靜地聽李明繼續說。
李明接著說道:“咱們現在身處關外,旁邊皇太極的後金和祖大壽的關寧鐵騎都對咱們虎視眈眈。這種形勢下,是時候為自己多做些打算了。我是這麼想的,等我的部隊完成步槍換裝,就派兵武力奪取周邊那十五個堡壘。你也知道,這些堡壘可是崇禎皇帝聖旨裡明確劃給我的防區,可祖大壽卻拒絕撤出堡內的駐軍。咱們憑借後膛步槍的強悍火力,定能收回這些堡壘。到時候,既能以此威懾祖大壽,也能讓皇太極有所忌憚。”
錢守庸微微點頭,目光沉穩,說道:“嗯,武力奪回堡壘,確實能增強咱們的實力與話語權。隻是這步槍換裝進度如何,務必要保證穩妥,不能出岔子。”
李明自信一笑,說道:“放心,預計再有三個月就能完成第一旅的換裝。一旅換裝結束後,咱們再根據新裝備演練一個月的新戰法,到時候戰力定能倍增。”
錢守庸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此計可行,但談判一事需萬分謹慎。人選要精挑細選,務必保證能領會咱們的意圖,在談判中不落下風。同時,武力奪取堡壘時,要防備後金與關寧鐵騎聯手突襲,咱們得提前部署好應對策略。”
李明與錢守庸密議過後,第六天,齊小天懷揣著一個包裹,腳步匆匆地趕往總兵府。此時,總兵府內一片忙碌景象,士兵們往來穿梭,進行著日常操練與物資整理。
李明正在書房內,對著牆上那幅詳儘的軍事地圖沉思。地圖上,各種標記錯綜複雜,代表著各方勢力的分布與局勢的微妙變化。他正思索著與錢守庸商議之事的後續布局,如何在各方勢力的夾縫中壯大自身。忽聽親兵來報:“將軍,齊小天求見。”李明眼睛一亮,腦海中關於軍事布局的思緒瞬間被拉回,忙說道:“快請他進來。”
齊小天踏入書房,臉上難掩興奮與自豪之色。一見到李明,他便趕忙上前,語氣中透著抑製不住的激動:“將軍,我可算不負您所托,左輪手槍研製成功了!”說罷,他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裹,將一把嶄新的樣槍呈到李明麵前。槍身散發著冷峻的金屬光澤,在書房的燭火映照下,反射出星星點點的光,仿佛在訴說著它的不凡。
李明接過左輪手槍,眼中滿是期待。他細細打量著這把槍,從光滑細膩的槍身,到設計精巧的轉輪部位,每一處細節都不放過。他輕輕轉動轉輪,感受著機械運轉的流暢度,金屬之間的摩擦聲在寂靜的書房中格外清晰。隨後,他抬起頭,對齊小天問道:“這槍實際用起來怎麼樣?”
齊小天自信滿滿地回道:“將軍,這左輪手槍一次能裝填六顆紙殼子彈,連續射擊能力遠超咱們之前研發的燧發手銃。而且操作簡單,對士兵來說,稍加訓練就能熟練使用。不過因為還沒進行全麵測試,所以對於精準度、可靠性、有效射程都還不太掌握。”
李明一聽,立刻來了興致,說道:“走,咱們這就去靶場測試測試!”其實齊小天早就對各項性能心中有數,隻是為了讓李明更有參與感,這才故意這麼說。
兩人很快來到靶場。靶場上,整齊排列著不同的測試道具,有普通的木板,還有套著鑲鐵棉甲的木板,且在不同距離處都做了明確標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明手持左輪手槍,按照齊小天所教的持槍姿勢,先瞄準20步外的普通木板。隨著“砰”的一聲脆響,子彈如流星般射出。李明打完一輪後,迫不及待地讓人去查看彈著點情況。士兵回來報告,子彈在普通木板上留下了深深的彈孔,且在20步距離內,精準度尚可。
接著,李明又將目標轉向20步外套著鑲鐵棉甲的木板。幾聲槍響過後,眾人驚喜地發現,子彈成功擊穿了鑲鐵棉甲,深深嵌入木板之中。李明微微點頭,對這個結果還算滿意。但他並未就此滿足,又裝填子彈,嘗試在15步、25步等不同距離,對有甲和無甲的目標進行射擊。
一番測試後,李明對齊小天說道:“這槍在20步距離能破鑲鐵棉甲,近距離對無甲目標精準度也還行,但中遠距離的精準度確實有待提升,而且有效射程僅有20步,這距離太短了,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可靠性方麵,剛才射擊過程中倒是沒出現故障,但還得多輪測試才行。總體來說,已經有個不錯的基礎了。不過我有幾個疑問,首先這左輪手槍的製造成本如何?還有配套子彈的成本又是多少?另外,這左輪手槍彈巢和槍管怎麼保證能每次都重合?又怎麼保證氣密性呢?”
齊小天趕忙先回應成本問題:“將軍,普通燧發手銃造價大概在五兩銀子左右,咱們這左輪手槍因製造工藝複雜,尤其是彈巢、扳機等關鍵部件需精細打造,每把成本初步估算約十五兩銀子。至於配套的紙殼子彈,咱們采用銅頭而非鉛頭,紙殼工藝要求倒不算高,但底火使用的雷汞成本頗高,一顆子彈成本大約一錢銀子。”
接著,他解釋起彈巢與槍管的問題:“將軍,彈巢的中後部設計有開槽,在扳機的上方,有一個定位片。當扣動扳機時,這個定位片會被拉下,彈巢就能順利轉動,隨著彈巢轉動會與槍管逐漸脫開。這時定位片緊緊頂在彈巢表麵,準備進入下一個槽內,保證過程連貫準確。當彈巢上部的孔對正槍管時,定位片恰好卡在槽內,實現精準定位,不僅提高射擊精度,還確保每次射擊的可靠性。”
李明聽完點點頭,又說道:“可這氣密性不好,嚴重影響了射程,你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齊小天麵露難色,無奈地說:“將軍,目前我也實在是沒有太好的辦法解決這個氣密性問題,還得再花些時間研究研究。”
李明心裡明白,就後世所知,左輪手槍氣密性問題確實是天生的缺點,難以徹底解決。權衡之下,他覺得當前這槍的整體性能已基本滿足作戰需求,時間等不及了,便果斷下令:“雖有不足,但這左輪手槍的連續射擊能力、近距離破甲及精準度等方麵優勢明顯。很適合給騎兵部隊列裝,炮兵和軍官用來自衛也很不錯。齊小天,你即刻安排量產,同時繼續研究優化方案,逐步改進氣密性,提高射程。成本方麵你再仔細研究一下,尤其是雷汞的製造能流程不能再優化,降低子彈成本。”
齊小天堅定地說:“將軍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隨後便急匆匆的返回兵工廠安排量產和優化事宜去了。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