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部隊的不斷擴編與訓練的日益強化,李明愈發感到手中的資金捉襟見肘。雖說屯田迎來了一季收獲,軍糧短缺的難題得到了初步的緩解,可軍餉的巨大開支仍然卻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李明深知,僅僅靠著楚王府和湖廣一地的支持根本無法維持自己六萬大軍和上萬工匠的餉銀及日常訓練、生產開支用度。若資金來源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軍心恐將不穩。無奈之下,他召集譚師爺、張德以及錢守庸、王鐵錘、張明輝、王廣宇、蘇懷玉、滿天星等重要核心成員十幾人,一同商議對策。
眾人圍坐一堂,李明清了清嗓子,首先開口講了一下目前的資金困境,指出:“目前,我軍主要的收入有四方麵構成。其一是朝廷的軍餉撥款,每年各級克扣下來,能有個六七萬兩銀子就不錯了,可就這點還還常常被拖欠。其二是老錢以各種名義從地方財政支援的資金,之前老錢是五省總督時能有大概五十萬兩銀子。可現如今他被貶為湖廣巡撫了,每年能有個十萬兩就不錯了。其三是咱們向各地督撫私下販賣的新式槍炮、彈藥,估計一年也能有個十幾二十萬的淨利潤。其四就是我那嶽父楚王的支援,這部分雖然多,有二三百萬兩銀子,但都是一次性的,楚王府也可能短時間內,再有個二三百萬兩銀子拿來給咱們花了。至於軍隊、軍屬以及安置的流民屯墾所得主要是糧食,對咱們銀錢的補充很有限。而咱們這五個師,六萬多人的大軍,每月光軍餉就要十五萬兩銀子,還有部隊的訓練獎勵消耗、武器裝備和鎧甲的消耗、辦公費支出,以及兵工廠的工匠薪資、原材料采購等開支,每月大約需要二十五至三十萬兩銀子的開支!此次把大家叫來,就是要一起想想辦法,看怎麼能開源節流,讓咱們這隊伍能維持下去!”
眾人聽後都是眉頭緊鎖。錢守庸率先打破沉默,麵露無奈之色說道:“將軍,我任五省總督時,曾頒行厘金製度,在各省設卡對行商貨物抽稅,那時倒是能增加不少收入,且那時部隊人少,尚能幫著維持。可現如今,朝廷已明令禁止各省征收厘金,咱們也不能明目張膽的跟朝廷唱反調,因此我已將大部分稅卡裁撤了。為了給您籌措軍費,我可是冒著風險暗中保留了幾個沿江的重要稅卡。”
說罷,錢守庸偷偷看了李明一眼,見他沒有反駁的意思,就接著說到:“將軍您也知道,這朝廷的正稅是必須要全額上繳國庫的,咱們動不了手;火耗是各級衙門的錢袋子,這早就是慣例了,關係到上上下下所有官吏的常例銀,我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動啊;能給您弄的軍費主要就靠這幾個沿江稅卡了,您剛才說的那十萬兩銀子就是從這裡來的。”
李明聽聞十萬兩,臉上一陣抽搐,“這十萬兩銀子,我連一個月軍餉都不夠!”
錢守庸聞言也是羞愧地低頭不敢再看李明。半晌他再次抬頭言道:“朝廷也是苦於剿滅流寇軍餉不足,為此年初還專門設立了剿餉,我估計咱們湖廣每年應該能從中分個十萬兩左右吧。”
李明再次無語到:“可即便如此,對於咱們龐大的解決軍費而言,也不過是杯水車薪。”錢守庸聞言,接著試探著說道:“要不,我暗中在長江上再增設一些稅卡?長江乃交通要道,往來商船眾多,我估計怎麼也能再多些進項。”
李明聽後,眉頭皺得更緊,緩緩搖頭道:“此計不妥。長江乃南北交通樞紐,各方勢力錯綜複雜。老錢你憑著現在的巡撫之位,私自設立幾個稅卡,撈些銀子誰也不會在意,這都是官場上的常例了。相反,若是你坐擁長江水利,一文不取,反而會讓紫禁城裡的那位爺不安。可凡事都有個度,若是你再增設稅卡,一來也再多掙不了多少銀子,一年到頭能再給我多撈個十萬兩銀子也就頂天了,根本解決不了什麼大問題;二來容易犯忌諱,若讓陛下認為你貪鄙不堪大用就得不償失了;三來極易得罪其他朝中勢力,朝中那些大人們哪個背後沒有一批打著他們的名號,到處做買賣賺錢的人?交點小錢打點一下你這巡撫也就罷了,可要是多了,一些人難免肉痛,鬨騰起來恐怕得不償失。”
眾人聽聞,皆陷入沉思,一時之間,屋內安靜得隻能聽見彼此沉重的呼吸聲。許久,張德、譚師爺以及錢守庸等人搜腸刮肚,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辦法,然而不是建議效仿其他明軍將領,厚養家丁,降低其他普通士卒的薪資待遇和訓練強度,以節約成本,就是增加湖廣轄區內的稅收火耗,始終未能想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治本良策。李明隻能無奈的宣布散會。
第二日,李明在煩悶之餘,想起楚王朱華奎熱衷於舞刀弄槍和射擊,兩人之前曾時常在楚王府花園內比賽射擊,在較量中放鬆身心。於是,他帶著自己隨身的左輪手槍,前往楚王府邀約楚王一同到城外校場比試。
楚王朱華奎自然是滿口答應,兩人來到城外校場。陽光灑在空曠的校場上,一旁的衛兵早已準備好了子彈。李明和楚王各自掏出左輪手槍,擺好姿勢。隨著一聲令下,兩人迅速舉槍射擊,“砰砰”的槍聲在空氣中回蕩。隻見二十步外的靶子上,彈孔不斷出現,兩人的射擊技術不分伯仲,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校場上充滿了緊張又刺激的氛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番激烈的較量後,兩人都有些疲憊,便放下手中的手槍,坐在一旁的休息區稍作休息。兩個李明的衛兵急忙上前給二人拆卸手槍,擦拭火藥殘渣、上油保養。楚王朱華奎的侍從們趕忙上前遞上毛巾和茶水。李明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臉上帶著比賽後的暢快,但很快又被愁緒籠罩。
楚王朱華奎敏銳地察覺到李明的情緒變化,笑著問道:“賢婿,看你似乎有什麼心事?剛剛比試槍法時我見你還還精神抖擻的。”
李明長歎一口氣,說道:“父王,不瞞您說,孩兒如今正為軍中之事發愁。隨著部隊的不斷擴充訓練,這軍餉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孩兒想儘辦法,卻始終難以解決。這年頭當兵的不就是為了掙一份養家糊口的錢糧嗎?這我要是哪天發不出餉銀來,那些亂兵不得把我皮扒了拿去賣錢啊。”
楚王朱華奎聽聞,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賢婿,本王聽聞山西的晉商開了不少票號,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那些票號替人保管錢財,還能異地彙兌,方便得很,他們也從中獲利頗豐。”
李明眼睛一亮,暗自拍腦袋後悔,自己一個來自後世之人,居然忘了有銀行這個吸金神器!但也要裝出一副好奇寶寶的模樣問道:“父王,您的意思是,孩兒也可以開個票號?”
楚王朱華奎點點頭,接著說:“正是此意。隻是直接照搬可能不太合適,咱得想出適合咱們這兒的法子。賢婿,你不妨也在轄地內開設個票號,父王我帶頭把錢存到你那。其他人見父王都把錢存進去了,必定覺得可靠,自然也會跟著存。如此一來,你的票號不就能順利開起來了?這資金流轉起來,或許就能緩解你軍餉的壓力。”
李明連忙裝作激動地說道:“父王,此計大妙!孩兒還可以,在以後每次發軍餉時,將軍餉直接存到孩兒開設的票號裡。為每個士兵都開設一個個人賬戶,發餉時直接打入他們的個人賬戶。如此一來,士兵們若無需用錢,自然不會支取,這些銀子便留在票號裡,可供孩兒周轉使用。”
他接著興奮地補充道:“而且,不僅士兵,其他客戶若將錢存入票號,這銀子便也在孩兒掌控之中。等票號信譽樹立起來,還能超發一些不記名的銀票。這銀票就如同朝廷的寶鈔,隻要控製好發行量,並保證隻要拿到我們票號來,就能隨時兌換成現銀,百姓一定會信任並使用,如此便能極大地緩解財政壓力,這簡直是一舉多得的妙法!”
李明連忙向楚王朱華奎抱拳致謝:“父王此計甚妙!多虧父王點醒。”楚王看著李明興奮的模樣,微笑著點點頭,眼中滿是得意之色。
可李明很快又麵露愁容,說道:“父王,雖說這計策絕佳,但孩兒又有新愁。開設票號,賬目繁多,事務複雜,孩兒身邊實在沒有合適的人選來打理。這票號經營,賬目絕不能出錯,否則信譽受損,一切都將功虧一簣。”
楚王朱華奎聞言,輕輕一笑,說道:“賢婿不必擔憂,本王手下有個叫吳文軒的落魄文人,此人極有才能。他本是書香門第出身,自幼研習詩書,同時也精通賬務、商賈之道,還寫得一手好字,為人更是精明謹慎。隻因家族遭逢變故,才落魄至此前來投奔本王。本王可讓他帶頭,再搭配一些其他擅長賬務的文人給你,協助你打理票號事務。吳文軒必定能將票號管理得井井有條,你大可放心。”
李明大喜過望,再次向楚王抱拳深深一揖:“父王考慮如此周全,真乃孩兒之福。有蘇先生這樣的人才相助,票號之事便更有把握了。”當下,李明便與楚王進一步探討起票號開設的具體細節,從選址、人員安排到銀票樣式設計,兩人都進行了細致的謀劃。待一切商議妥當,李明心中的陰霾頓時散去了幾分,帶著滿滿的希望與信心,匆匆趕回自己的湖廣總兵府。
第二日,吳文軒前來報到。李明與之交談半日,發現其果真如楚王所說,是個懂經營和管理的人才,放在後世就是個妥妥的職業經理人。於是,李明馬上拍版任命吳文軒為楚興銀行行長。
李明即刻召來譚師爺、張德、錢守庸、王大錘、張明輝以及各師師長等人至書房。眾人落座後,李明將與楚王商議的計策及關於票號的詳細想法和盤托出。
吳文軒率先發言,他神色專注,有條不紊地說道:“大人,您關於楚興銀行的意見我完全讚同,並會馬上落實。而關於這票號運營,我還有一些想法,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信譽體係。咱們可以在初期推出一些優惠舉措,吸引百姓和商戶存錢。比如,存期五年以上的,可以給予百分之三的利息回報;三年以上的給予百分之一的利息;一年以上的免收管理費。據我所知,在晉商的票號存錢不僅沒有利息,還需要交百分之三的管理費。您想想,他們把銀子存在咱們這,不僅省了雇人看守銀庫的費用,還有利息可拿,誰不動心?我相信,隻要咱們的優惠政策一出台,一定可以吸引這些富商前來存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見李明頻頻點頭認可,吳文軒又接著說:“同時,對於大額儲戶,咱們還要提供額外的便利與保障,比如存款滿一萬兩銀子的,可在湖廣任意一個楚興銀行網點支取銀子。滿五萬兩的,本人和直係親屬在湖廣境內出行,每年可以享受軍隊護送一次。滿十萬兩的,每年出行可享受軍隊護送三次。滿五十萬兩的,二十次;一百萬兩的,咱們直接在他家門口安排兩個全天的崗哨!以此打響咱們銀行的名號。”
譚師爺撫著胡須,微微點頭,接著說道:“吳先生所言極是。此外,咱們不如與往來供貨商協商,以後結算皆使用咱們錢莊的銀票。如此一來,可增加銀票的使用範圍,擴大其影響力,讓更多人知曉並認可咱們的銀票。”
李明眼睛一亮,點頭讚同道:“譚師爺這主意甚好。增加銀票使用場景,能讓它更快地流通起來。”
張德也不甘示弱,急忙說道:“大人,既然如此,以後軍餉結算不如也不用給士卒們開戶頭這麼麻煩了,直接給他們發咱們的銀票。士兵們長期在外,攜帶銀票既方便又安全。而且,他們分駐各地,也能幫著推廣銀票的使用。”
李明聽後,略作思考,興奮地說道:“張德你的想法很好嘛。不過,也要注意普通士兵們的接受程度,可以先從軍官發起。這個月就給軍官們的軍餉由現銀改為銀票,士兵們的軍餉則資源選擇銀子或者銀票。我相信,有軍官們的帶頭示範,等士兵們看到銀票的便利後,自然就知道該怎麼選了。”
眾人紛紛稱好,氣氛一時間熱烈起來。李明看著眾人,神色鄭重地說道:“此次楚興銀行之事關乎重大,咱們務必齊心協力。文軒,你做為楚興銀行的首任行長,這銀行的選址、製定運營規則、宣傳推廣、人事安排等方方麵麵都靠你了。同時,大家也都要多幫襯一下。張德,你和各位師長要在軍中做好宣傳和表率,讓基層士兵儘快接受銀票。譚師爺,你跟各家供貨的商號也要講明白,這銀行是咱自家的產業,咱們兵工廠的生意也隻跟關照咱們自家產業的人打交道。誰要是不肯接受銀票結算,咱們也就沒必要再跟他們合作了。老錢,這銀行在湖廣各州縣的分行就靠你多關照了,我不希望有人去打銀行的主意,否則咱們在當地的駐軍可不會眼瞅著彆人動自己的錢袋子的。”
眾人領命後,各自散去忙碌,大明第一家銀行—楚興銀行就此誕生了!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