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班師回到武昌已過去一月有餘,武昌城依舊一片忙碌景象,李明的軍隊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日常操練。這一日,李明如往常一樣在府中處理軍務,一份加急密報呈到了他的案頭。打開密報,京師傳來的朝廷對此次清軍入關相關官員的處置消息映入眼簾,李明看著看著,不禁微微搖頭,嘴角泛起一絲苦笑。
“果然是楊嗣昌的手筆。”李明喃喃自語,“此人雖有些才能,眼界也算不俗,可這心胸實在太過狹隘。盧象升都已為國捐軀,他竟還不肯放過。”
感慨過後,李明意識到,雖說自己麾下兵力數量較多且頗為精銳,但因錢糧不足,每次能跨省出動的兵力極為有限。
於是,他立刻差人去請負責後勤事務的譚師爺、參謀長張德以及正在水師監軍的陳良策等人前來商議對策。
眾人落座後,李明麵色凝重地將密報遞給他們傳閱,說道:“諸位,京師傳來消息,朝廷對此次清軍入關的相關責任官員進行了處置。這其中的門道,想必大家看了也心中有數。”
陳良策皺著眉頭,一臉嚴肅地說:“楊嗣昌為了保全自身,在處置名單上大做文章,將諸多罪責推到他人身上,實在有失公允。”
譚師爺也附和道:“是啊,他此舉看似在整頓朝綱,實則是在排除異己,鞏固自身地位。如此一來,朝廷內部恐將人心惶惶。”
張德微微點頭,接口道:“不錯,那些被處置的官員,大多是無依無靠或者與楊嗣昌有隙之人。而真正該負責的,卻逍遙法外。這會讓諸多將士心寒,對朝廷的信心也會大打折扣。”
李明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朝廷內部的紛爭,我們無力乾涉,隻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當務之急,還是解決咱們麵臨的實際難題。如今咱們在河南已通過王鐵牛掌握了南陽府,假以時日,逐步掌控河南全境也並非空想。然而,當下我們錢糧用度極為緊張,雖說有楚興銀行給咱們吸納全湖廣的資金,可依舊捉襟見肘。咱們現有5個步兵師、一個水師,還有王鐵牛在河南的騎兵師,每月消耗的錢糧堪稱天文數字。大家不妨合計合計,看看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半晌後譚師爺率先開口:“將軍,解決錢糧之困,無非開源與節流兩條路可走。如今將士們能與您出生入死,擁有這般戰鬥力,薪餉待遇功不可沒,所以節流怕是行不通。”
李明深表讚同地點點頭。
譚師爺繼續道:“那就隻剩開源了。隻是,咱們目前能開源的途徑,大多已充分利用。若想再有突破,恐怕要觸動他人利益。”
李明趕忙追問:“老譚,你若有什麼好辦法,儘管直言,都是自己人,無需顧慮。”
譚師爺吐出兩個字:“衛所。”
李明瞬間心領神會。他身為湖廣總兵,雖對衛所具備管轄權,但那些衛所兵著實不堪一戰。衛所內部腐敗叢生,軍官克扣軍餉成風,導致士兵們生活困苦,毫無訓練熱情,戰鬥力極其低下。因此,他之前將主要精力都放在自己的步兵師和水師上,沒去理會衛所的爛事。
但這不代表李明不知曉湖廣地區衛所的基本情況。湖廣地區的衛所,由湖廣都司管轄,有武昌衛、武昌左衛、黃州衛、永州衛、嶽州衛、蘄州衛、施州衛、辰州衛、常德衛、沅州衛、寶慶衛、長沙衛、茶陵衛、衡州衛、鎮遠衛、平溪衛、清浪衛、偏橋衛、五開衛、九溪衛、靖州衛、永定衛等二十五衛。按照明朝衛所製度,每衛編製5600人,二十五衛理論上總兵力應為14萬人。
但到現在,因戰亂頻仍、兵源流失等諸多因素,實際兵力遠不足額。據湖廣都司最近的報告顯示所屬馬步軍約七萬一千六百餘人,這裡麵還包含了大量輔助人員,並非純粹的戰鬥兵力。不僅如此,衛所土地兼並嚴重,大量屯田被鄉紳、衛所軍官、地方官僚巧取豪奪,致使衛所收入銳減。同時,在冊的這七萬一千六百衛所兵丁,有相當一部分或是被強征去為達官貴人服勞役,或是為謀生計在船行、碼頭出苦力,萬一有事真正能頂用的十不存一。而且軍備廢弛,庫存能用的兵器甲胄早被倒賣掉了,剩下的都是鏽跡斑斑、破舊不堪的貨色,根本無法使用。
然而,儘管衛所弊病重重,但其名下的田土可是不少。若是能徹底廢除衛所,將官紳、武將們曆年侵吞的田土摳出來,不僅能徹底解決大軍遠征糧草短缺問題,更能解放出來幾十萬的壯勞力。
於是,李明決定先與錢守庸溝通此事。
第二日,李明身著便服,輕車簡從來到巡撫衙門。錢守庸聽聞李明來訪,趕忙迎出。二人在書房落座,一番寒暄後,李明直奔主題,將整頓衛所,以解糧餉困境的想法和盤托出。
錢守庸聽完,眉頭緊鎖,緩緩說道:“李將軍,此事急不得啊,需從長計議。國朝建立兩百餘年,這衛所規矩早已根深蒂固,其中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呐。不是我潑冷水,說句不好聽的,我這巡撫不過是一任三年的流官,那些衛所武官,平日裡見了我雖唯唯諾諾,可他們才是真正的‘土皇帝’,在他們的地盤上,勢力龐大。我今日將他們貶斥,待我這一任期滿,下一任巡撫來了,他們隻要巴結好新巡撫,照樣有機會上位。就算他們這輩子沒機會了,還有兒子孫子呢。這些衛所裡哪家祖上沒出過總兵、參將、指揮使之類的高官?他們之間相互聯姻,關係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很難搞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明拍了拍錢守庸的肩膀,說道:“老錢,我明白此事艱難,但如今若不除去這些蛀蟲,我大軍的糧餉問題便得不到根本性解決。如今湖廣全省衛所眾多,僅由湖廣都司管轄的就有二十五衛,丁口三十餘萬,軍田多達百萬畝。正常情況下,每畝產量應在一石半到兩石左右。然而,因管理不善,加之盤剝過甚,軍戶積極性不高,如今軍田的畝產普遍在一石以下。
而且,據我側麵了解,這百萬畝土地,約有一半被附近的官紳、王莊等霸占,剩下的軍田也大半被衛所各級軍官侵占,真正還在普通軍戶手中的土地少得可憐。這就導致衛所本應每年給朝廷提供大量軍糧,可實際繳納的連三成份額都達不到。
我湖廣號稱大明糧倉,可現如今,衛所軍田每年繳納的子粒糧卻不足十萬石,就這點子粒糧普通軍戶都被催逼得賣兒賣女!咱們若能把這些被侵占的軍田都收歸回來,重新分給軍戶耕種,再組織他們興修水利,製定合理的上交比例,糧食產量定會大幅提高。我預計,要是能徹底整頓好衛所的軍田,每年咱們至少能收到三十萬石以上衛所軍糧。再加上我麾下各師屯墾的糧食,不僅足夠我大軍征戰之用,還有不少富裕的可賣到北方去掙銀子。”
錢守庸一聽,原本緊鎖的眉頭瞬間鬆開,兩眼放光,迫不及待地說道:“李將軍,既然有如此豐厚的收益,我理當全力支持。可是這其中我也擔著不少風險,事成之後,怎麼也得給我點好處吧?”
這麼長時間的相處讓李明早就熟知錢守庸貪財好色的本色。他笑了笑說道:“老錢,我自然不會忘了你。隻是我養兵花費巨大,處處都需錢糧。而且我還要再多囤積一些糧草,為以後天下有變作準備。您看這樣行不行,每年衛所產出的糧食,分你一成,您覺得如何?”
錢守庸麵露難色,說道:“一成是不是少了點?怎麼著也得三成啊,李將軍,這事兒沒我在皇帝麵前頂缸,您可不好辦呐。”
李明無奈地搖了搖頭,誠懇地說道:“老錢,您也知道我這軍隊是新軍,能打是能打,可是槍炮、子彈、軍餉樣樣不能少,開銷如流水,不然我也不能把手往衛所伸不是?三成實在承受不起。一成已經是我能給出的最大誠意了,您就體諒體諒我吧。我這手裡寬裕了,軍心才能穩固。軍心穩固了,你的官位也才能穩固不是?”
錢守庸思索良久,權衡利弊之後,最終點頭道:“罷了罷了,就依你,一成。但咱們得說好,回頭上交給朝廷的子粒糧數量可不能變。”
李明大喜,連忙說道:“老錢你放心,這是自然。不過你那一成可是扣除上交給朝廷的子粒糧之後的啊。”
錢守庸佯怒道:“那是自然,我堂堂一個巡撫會占你這點便宜嗎?”
李明笑道:“如此,咱們便這麼定了。晚上我給你再送兩個美女服侍你起居。”
“還是算了吧,你就是想在我這安置兩個流民,我可不會再上你的當了!回去你小心點,你和那個姓葉的女軍醫的事兒可彆讓你家的河東獅知道了。要是她知道了,哈哈哈哈…”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