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父皇朱元璋的神情,朱標立馬就明白自己這位父皇已經是下定決心要對倭島下手了。
他倒不是可憐這群無惡不作的倭寇,隻是可憐大明官兵還要出海遠洋征戰。
戰爭本就危險,更何況是遠洋作戰,這中間不知要死多少大明將士,有多少人失去自己的兒子、父親。
可朱標也很清楚,倘若不解決大明寶鈔貶值的危機,那麼大明都將有可能不存。
為了更加長遠的未來,有些事不得不做!
“父皇,既然倭島的礦產如此重要,那兒臣此番回去立馬督促福建那邊的艦船修繕準備工作,爭取在明年開春就直取倭島!”
朱標想到這裡,知道進攻倭島已不可避免,當下主動開口說道。
所謂長痛不如短痛,倒不如讓他自己來將這些事情準備妥善,也好為在外出征的將士們多增加一分勝算。
至於艦船何來,則是之前繳獲的陳友諒的艦船大軍。
之前龍灣之戰和潘陽湖之戰,總共繳獲戰船兩百餘艘,其中部分或多或少有所損傷,需要進一步修補才能使用。
原本是留著遠洋南美,將紅薯玉米這些高產作物帶回來的。
如今,已然有了更緊要的用途。
哪知朱元璋思慮一番後,搖了搖頭:
“進攻倭島奪取金銀礦山的事情不能操之過急。爾等要切記內部原因往往比外部因素更要緊。大明寶鈔的問題不隻是缺少金銀儲備,當務之急是先要籌備新鈔和建立一個完善的監管體係,否則的話再多的金銀流入市場,也還是會被蛀蟲們掏空。”
朱標聞言麵露恍然之色,情真意切的稱讚道:
“父皇當真是深謀遠慮,想的是要比孩兒長遠。”
朱元璋聞言稍稍露出幾分自得之色,寶鈔貶值帶給他的陰霾也小了幾分。
“按照咱的計劃,今年年底之前解決大明寶鈔潛藏的隱患,同時間修船造船業不能停,明年船隻和航線情報齊全後,待到後年就直取倭國!”
朱元璋目光炯炯有神,野心勃勃,仿佛已經看見戰船載著滿船的金子銀子向他駛來。
陳平之所以提及倭國和石見銀山、左渡金山這些存在,除了因為倭國的金銀儲備的確可以解決大明金銀儲備短缺的問題。
此外也是為了在年幼的朱雄英心裡種下一顆種子。
在陳平看來,等到朱雄英長大繼位之後,自己早就回到現代享福去了,自然也就看不見倭國被攻破的那天。
為了自然是要早早就透露這金銀礦山的存在。
隻是陳平想不到的是隔牆有耳,他們的談話早就被朱元璋和朱標聽了去,並且也相信了金山銀山的存在,已經在計劃後年就去攻打倭國。
“現在我再來考考你們,假設大明已經占領金銀礦山,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用這些金銀呢?”
幫人幫到底,陳平索性又拋出一個問題。
朱家人聞言齊齊陷入沉思之色,按理來說金銀都到手了,就該通通運回國內再說啊,為什麼還要問怎麼用?
“降低老百姓的賦稅?畢竟咱大明有錢了,就不用盯著老百姓手裡的錢了。”
朱雄英一心想當個好皇帝,雖然他覺得直接降低賦稅可能有點欠妥當,但是這無疑是他期待中的模樣。
“有錢了當然是要造軍械擴充軍隊了,不然蒙元這些外敵盯上我們大明的錢該怎麼辦。”
朱棣理所當然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