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和朱雄英好奇地湊上前來,卻發現陳平畫在上麵的是一個看上去模樣頗為怪異的巨大火爐。
畫好火爐的結構後,陳平又在上麵寫下一排排文字交給朱棣。
“這是……”
朱棣拿過來隻是看了一眼,目光就再也挪不開了,從一開始的不解,再到意外和震驚!
“這是製作玻璃,也就是琉璃的製法,包括從一開始的熔煉沙子,以及配套的土製高爐增溫等等,這東西你回去後自己找人去試,沒做好之前,就彆來見我了。”
朱棣卻有些看不明白上麵的圖紙意味著什麼,隻知道很強很厲害,好奇地問道:
“照著圖紙上的東西去做,琉璃真的可以燒好嗎?”
“廢話,不能燒好我能給你圖紙?告訴你吧,建好這些個高爐,可不光是能造玻璃,以後有的是你好處。也不知道你哪根筋搭錯了,今天廢話真多。”
陳平罵完朱棣就不再搭理對方,轉頭對期待不已的朱雄英說道:
“你也彆小看養豬,養好了以後整個大明百姓人人都能有肉吃,至於怎麼養自然也是一門學問,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家豬進行閹割,這樣做能夠加快家豬的出欄速度,還能去除豬肉裡麵的腥臊味。”
陳平接下來又給朱雄英細細講解了一下關於如何給家豬閹割的具體辦法和注意事項。
“按照我教你的方法,一頭剛出生的豬崽,短則六個月,長則10個月就能出欄,產肉保守估計在150~180斤左右。”
朱雄英也不含糊,一邊認真地聽著,一邊拿紙筆唰唰唰地記上,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單單是這份學習能力就讓陳平頗為讚賞。
有這份心,彆說養豬了,就是治理整個大明也不在話下。
“這這能行嗎?燒玻璃先不談,養豬,閹割?那豬不就成了太監嗎?這樣做真的能讓豬長得快,變好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元璋聽了陳平的這番話後,心裡麵不由懷疑起來。
而且朱和豬同音,總讓朱元璋心裡麵有些膈應。
朱標和李善長麵麵相覷,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畢竟他們也不懂這方麵的東西,想要開口,也不知道說些什麼。
這邊朱棣聽了陳平給出的辦法後,不由開口問道:
“先生,您的辦法確實不錯,但是見效還是太慢了,有沒有賺錢更多更快的辦法?”
在朱棣看來,燒玻璃工藝繁瑣,建造圖紙上的高爐也十分費工夫,全都完成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養豬就更不必說,一頭豬怎麼說也得養一年才能出欄吧,中間還得讓豬吃飽吃好,不然的話是不會長肉的。
並且養豬是為了惠及平民老百姓,那就必須要將豬進行規模化養殖,光是想想就知道那得多費功夫了!
朱棣為了能讓大明儘早地搞到錢銀,故而如此開口。
“你丫的,一天到晚腦子裡麵究竟在想什麼呢?”
陳平毫不客氣地痛罵道:
“好高騖遠,目光短淺!辦法都給你了,還吃著碗裡想著鍋裡,一天到晚就是錢錢錢,知不知道我給你的法子值多少錢?”
朱棣被陳平罵懵了,喃喃道:
“先生,您不就給了我一個爐子的圖紙嗎?學生實在是不明白,這爐子究竟值錢在哪兒啊?”
喜歡大明國師,教朱棣治國,朱元璋來聽牆根請大家收藏:()大明國師,教朱棣治國,朱元璋來聽牆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