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後,他又掃了一眼在場的文武百官。
不出他的意料,在場的文武百官從一開始對蒙元使者的鄙夷,再到現在聽到第一個問題內容後的懵逼和茫然。
他們之中不是沒有嘗試計算和作答的,可是無不例外,全都是眉頭緊皺,甚至於有的人還露出幾分痛苦的表情。
隻因為他們之中有的人,就連理解題目本身都難以做到。
這就是數學。
在後世有那麼一句話,數學不同於其他的學科,你不會,是真的不會,一點辦法都沒有。
嚴貢、姚廣孝以及朱棣、朱雄英等一眾算術高手和擁有算術基礎的人,這會兒也在相繼思索起來。
嚴貢不敢耽擱,在朝廷給他準備好的草稿紙上寫寫畫畫,明顯是在計算什麼。
“就這?還兩鳥飲泉,不過是最基礎的幾何問題,難度隻能算是初中二年級的水平,對那個叫嚴貢的應該不算困難……畢竟勾股定理,可是我們老祖宗早就玩剩下的東西!”
陳平咧了咧嘴,對這道題的難度已經心中有數。
《計算之書》本就是斐波那契吸收過往周邊文明的數學知識,進而整編成書的存在。
其中一些內容,不乏與《九章算術》之類的有所重合,甚至還不在少數。
這蒙元使者選擇這個問題,陳平估摸著是對方以為這隻是一個計算距離的題目,忽略了其本質乃是抽象的幾何問題。
這道題的解法也非常簡單。
塔高、塔離水井的距離,以及鳥從塔頂飛到水井的距離,構成了一個簡單的直角三角形。
兩座塔也不過就是兩個直角三角形,隻要用勾股定理計算出兩條斜邊的長度,再相加,就能輕而易舉地得出答案。
對於後世的人來說就是一道基礎的不能再基礎的幾何運算題。
隨便一個初中生都能做得出來。
“看來這個時代的數學水平還是停留在基礎幾何這個層麵,壓根沒有太深奧的東西,想來那個叫嚴貢的青年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
陳平思索一番後,下了如此判斷。
蒙元使者卻是自信十足,這道題當初可是難倒了他們族中不少的聰明人。
而今拿來比試,雖然難度稱不上第一,但對方肯定是沒那麼好解開的。
刷刷刷!
嚴貢沒有言語,隻是一味地打著草稿。
朱元璋緊張地看著對方,就連文武百官們也不敢多言,生怕影響了嚴貢的計算。
比試是有時間限製的,實際時間以沙漏計數為準,大概一次作答的時間是一盞茶,不算長也不算短。
也就是在時間過半的時候,嚴貢停下計算,抬頭看向蒙元使者,道:
“此題已解,結果乃是六丈四尺三寸三分九毫七厘!不知結果可對?”
蒙元使者臉色微微一變,這一幕讓朱元璋等人看了,頓時精神大振。
蒙元使者猶豫一番,最後還是點頭道:
“閣下計算無誤,此題是你們大明獲勝。”
朱元璋等人頓時大鬆了口氣,三局兩勝,此乃一勝,已經是開了一個好頭!
喜歡大明國師,教朱棣治國,朱元璋來聽牆根請大家收藏:()大明國師,教朱棣治國,朱元璋來聽牆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