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朱棣和工部尚書怎麼說,最後朱元璋還是決定先看一看水泥的成品再說。
“謝父皇開恩,隻是兒臣有言在先,這水泥配方上詳細寫明,此物燒製不易,若是剛開始嘗試,失敗個幾次也是應有之事,還請父皇多一點耐心。”
朱棣知道此事關乎陳平生死,也關乎江浙一地災情,更關乎大明未來,故而有此一說。
“行了知道了,咱會多給你幾次機會的。”
好歹朱棣也是朱元璋的兒子,他沒有多想就答應了。
之前讓工匠們製造槍械的時候,同樣也是經曆過好幾次失敗,所以朱元璋也算是早就習慣了這點。
越是厲害的東西,越是不容易造出來,這點再正常不過了。
工部尚書聞言卻不那麼覺得。
‘燕王殿下應該是鐵了心要保住那個叫作陳平的年輕人,當真是奸邪之輩,害人不淺!老夫定要戳穿此人的真麵目,好讓陛下和燕王殿下知曉奸人斷不可用!’
朱元璋一行人就跟著燕王來到他的玻璃工坊,燒製水泥需要用到溫度至少在一千五百攝氏度的高爐,土製高爐正好符合要求。
工部尚書來到玻璃工坊,隻一眼就看傻了。
“這麼多的琉璃器具?”
工部尚書發出一聲驚呼,在他的眼前,是一層層木架,木架上整齊排列著形形色色的琉璃器物。
有橢圓的玻璃瓶,也有紅綠兩色,和真正白菜沒什麼區彆的琉璃擺件,大大小小、晶瑩剔透形同玉質的杯子、碗碟,還有一些足足有門板大小,方方正正的玻璃板!
這些東西琳琅滿目,讓人看了目不暇接。
隨便一件,在市場上都價值千兩以上!
在這裡,卻是多不勝數!
“真要算起來的話,這些琉璃器具全部售賣的話,怕是連國庫都能充實不少!”
工部尚書發自內心地感歎道。
之前早就聽聞四皇子燕王殿下把持琉璃工坊和香水鋪子,在應天府賺得是盆滿缽滿。
乃至於如今琉璃和香水,已經成了那些達官貴人爭相攀比的奢侈品。
誰家裡沒有一兩件像模像樣的琉璃,那就是臉上無光。
家裡的正妻、侍妾乃至於千金小姐,沒有用上香水,那就是落了俗套。
總之這些說法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流傳,偏偏那些個達官貴人就吃這一套,說什麼都要購買琉璃和香水,恨不得將其供起來,讓人瞻仰。
“此地的東西你看看就好,可莫要往外說了,但凡外界有一丁點異動,咱拿你是問!”
工部尚書看的正起勁,卻聽耳畔傳來朱元璋冰冷的提示聲。
工部尚書悚然一驚。
“皇上放心,微臣定然守口如瓶,此間之事絕不告訴外人!”
他趕緊開口表態,生怕朱元璋起了心思要滅自己的口。
如今的琉璃生意有多麼暴利是個人都看得出來,而這麼多的收益,絕大部分都是燕王朱棣在把持。
關鍵是誰都知道燕王朱棣是得到洪武大帝朱元璋的授意,所以就算旁人再怎麼眼紅,也不敢輕易插手其中。
當然了,就算他們想要插手琉璃生意,也沒有這個本事。
能夠大規模低成本的生產琉璃製品,也就隻有朱棣能夠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