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郡有兩大名門豪族,河內張氏和河內司馬氏,相比之下,自然是司馬氏更甚。
司馬氏在整個東漢末年都是排得上號的名門望族,最出名的便是司馬八達。
曹操選擇去河內,便是想著去司馬家試試運氣。
若是被曹嵩知道了,肯定會被指著鼻子笑話。沛國國相都不理會他,司馬家本就有各種利益糾葛,更不可能會給曹操這樣一個無緣無故、不被各大門閥士族接受之人機會。
可沒人知道,曹操正在逐漸陷入一個因家族背景而引起的漩渦當中,若是此刻沒有一個德高望重或被上流圈子認可之人來拉他一把,那他十幾年來想要奮力擺脫宦官家族標簽的努力就前功儘棄了。
如今的曹操沒有辦法,難不成眼睜睜看著自己整頓朝綱,匡扶天下的理想,還沒有邁出第一步,就石沉大海。
去找司馬家隻是迫不得已,就算看似是個笑話,曹操也不得不放手一搏。
成功了,便擁有了出身,就能名正言順行走官場,失敗了……
不行,他,曹操,不能失敗。
曹操的性格中除了沉穩還有願意放手一試的狠勁。
沉穩是曹操不做完全沒有把握的事,狠勁是曹操能最後衝刺一把,這一點與曆來謹慎的諸葛亮完全不同。
他選擇去河內,是因為雒陽城太學期間,曹操與司馬防曾有過一麵之緣。
司馬防也曾當麵表示對曹操的欣賞,誇讚曹操有魄力有膽識,能文能武,是個治理亂世的能人。
曹操一直記在心裡。
當時的司馬防隻是雒陽縣令。在東漢的體製當中,一縣之令算是最小的統治階級了。但雒陽縣是京城之所,無論是縣令的品級,還是其影響力,都要比一般的縣令高出許多。
對於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曹操的目標也是雒陽縣令。
可在當時,這種期望有點不切實際。作為京畿重地的長官,這個職務並不適合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去擔任。京城之中錯綜複雜的關係,沒有一個強硬的家族支撐,很容易就會被其他士族門閥排擠,直到退出官場,能保住性命已經萬幸。
顯然,二十三歲的曹操還沒有這個資格。
但憑借曹操的性格,刺殺張讓他都敢做,還有什麼不敢的。
陽春三月,曹操頂著一身風塵穿行在河內郡這個地理位置至關重要的郡縣,南麵是一條江水滾滾的黃河,北麵是一座座連綿起伏的高山。
地理位置的險要一下子充斥了曹操的內心,滿腦子的兵法經略此刻在他心中演繹了無數遍。
沒有什麼比將這壯麗山河收入囊中更令人興奮,然後把他們治理的井井有條。
這才是曹操的夢想該有的樣子。
司馬府邸的大門很高大,二十三歲的曹操顯得很渺小。
府裡麵人來人往,很是熱鬨,曹操安安靜靜地等候在門外。
門衛幾經通報,最終卻被告知司馬防並不在府裡。
尋常人被門衛擋在外麵,最多也就煩請門衛再通報通報,再三強調是自己的身份,希望能見上一麵。若是再不行,也就隻能灰溜溜地回去了。
可曹操並不是尋常人,孫子兵法可不是白學的。
他來了一招以退為進,先是給門衛些許錢財,感謝他的通報,又請門衛惦記著,若是司馬防回來了,一定要通知他,然後假裝轉身離去。
門衛看著曹操逐漸遠離,掂量著手中沉甸甸地袋子,臉上露出了難以壓製的笑容,隨後便往府內走去。
誰能料到,曹操就在不遠處緊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