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先下手為強讓曹操和盧植等人都十分被動,一方麵袁紹不願意此刻與董卓翻臉,畢竟詔令董卓進京勤王本就是他們的主意,加上董卓是袁隗的得意門生,形勢發展尚且不明朗,袁紹自然不願意冒險,另一方麵,盧植依照曹操的建議去宮廷收編大軍,隻可以大軍已經納入了董卓的西涼軍編製當中,他來晚了一步。
盧植見宮廷內狀況,轉身來到曹操府邸,恰好與從袁紹處回來的鮑信相遇。
兩人打了招呼,各自心知肚明。
曹操看到二人前來,也猜到了計劃失敗。
若是計劃成功,此刻兩人早就忙得不可開交了,哪裡來的功夫來他府上。
正如曹操所料,尚書盧植和騎都尉鮑信向他激動而又憤恨地描述著所遇到的情況。
袁紹的優柔寡斷和對形勢的不敏銳完全出乎曹操的預料,不管前期袁氏家族如何布局,此刻董卓已經摘取了勝利的果實,將來定然會壓製所有想要爭權奪利的家族,尤其是袁家。
此刻正是董卓最為薄弱的時候,袁紹居然還抱有僥幸心理,著實難以理解。
他感歎了一句:“袁家定然會在董卓手上吃大虧!”
曹操一語成讖,這個後麵再聊。
至於董卓的動作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快,已經收編了散落在皇宮的士兵,又安撫了參與這次動亂的將軍,極大概率上已經掌握了主動權。
曹操平靜地思索了片刻,說道:“盧尚書,董卓既然已經把控了大軍,下一步定然會千方百計在京城站穩腳跟。既然城內沒有力量與之對抗,隻好將目光放到城外了。”
盧植接話:“孟德的意思是繼續詔外將入京,驅虎吞狼?”
曹操回道:“正是如此。董卓非宦官也,無法用一酷吏殺之。此刻京城之外還有多支人馬,北麵河內屯兵的並州刺史丁原,本就在官職上與董卓衝突,又手握重兵,能橫行冀州,西麵三輔地區尚有三萬大軍駐紮,東麵東郡太守橋瑁,此刻也已經整裝待發,若是能將這三路人馬重新引到京城來,定然會激發董卓與他們的矛盾,朝廷便可坐收漁利。”
“此計雖好,恐怕丁原、橋瑁等人不願前來。”
“鮑兄不必擔心,丁原與董卓乃一路人,敢響應何大將軍來京城的,都是抱著升官發財甚至想要掌控朝廷的目的來的,所以不用多,隻需要一個借口,就能讓丁原前來。”
“什麼借口?”鮑信問道。
曹操看了看盧植,回道:“這還得麻煩盧尚書,請修書一份派人送到丁原手中,就說京城動亂未定,陛下身處危境,需要丁刺史勤王。”
鮑信恍然大悟。
三人謀定。
次日,書信便從雒陽城中送出,一路來到了河內郡。
丁原手捧書信,喚來呂布,笑道:“奉先,機會來了!”
丁原出身寒門,性格豪邁而不拘小節,自小就喜歡武藝,長大後驍勇善戰,擅長騎射。若是從曆史的正軌上來說,寒門的丁原在注重出身門第的東漢是很難出頭的,但是由於東漢後期戰亂頻繁,朝廷急需人才鎮壓各地叛亂,這才給了丁原出頭的機會,能讓他逐漸身居高位。
當然,出身寒門至少有門,並非尋常百姓,連門都夠不到。所以從這個角度說,丁原依舊是在東漢當官體係的考慮範圍之內。
這裡呂布與丁原的關係並非《三國演義》裡所說的義父與義子,而是刺史與主簿。
主簿是掌管文書的佐吏,相當於秘書,可以說,丁原對呂布十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