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曹操一路飛奔,終於在十一月中下旬跑到了陳留郡,連自己的老婆丁夫人和愛妾卞夫人都不曾去見,第一時間去見了他的老友張邈。
對於曹操的經曆,張邈深表遺憾。兩人許久未見,自然徹夜長談。
通常情況,兩個久未見麵的老戰友相聚,第一時間就會詢問對方過的好不好,吃穿住行怎麼樣,身體是否康健。其他不用說,就曹操目前的處境,張邈也知道處在落難時刻。
隨後便會聊起共同認識的人都在乾什麼,例如:你知道嗎?那個小時候一起穿開襠褲的李四,現在已經大老板了!十幾歲那年一起到田裡掰玉米的張三,現在也是公司老總了!
二人也不例外,三兩句就說到當前朝廷形勢。
“董卓此人,毫無禮數,野蠻狂暴,不僅把持朝政,不把天子放在眼裡,更可恨的是將天子後宮當做了他自己的家,奸淫宮女嬪妃,無惡不作,天下震驚!”
聽到張邈的描述,曹操是腦海裡瞬間就回憶起了董卓的惡行。
“董卓之亂已滿出雒陽城,不久便會殃及中原,我們得早做打算。”
“各地的諸侯已經摩拳擦掌,紛紛做好了起兵的準備,還有一些例如袁紹、孫堅等有誌之士已經起兵反董,聲勢浩大,一呼百應。孟德兄,你看我們是不是要響應一下袁紹?”
曹操聽了,眼前一亮,本還想著沒有正當的理由,不當這個出頭鳥,這不是袁紹妥妥的送來了麼。隻需要利用袁家四世三公的名頭,天下英雄必來響應,自己便可順勢響應袁紹的號召來實現自己的抱負。
“大漢朝廷走到如今這一步,袁紹也算是罪魁禍首了。他在渤海郡的準備,也是做給董卓看的,要知道雒陽城裡還有他的叔叔袁隗在。當初董卓提出廢漢少帝而立陳留王為天子,袁隗表示讚同。董卓逼何太後下詔書立陳留王為帝,廢黜少帝為弘農王,皇太後還政。太傅袁隗還親自把少帝身上佩帶的璽綬解下來,進奉給陳留王,然後扶弘農王下殿,向坐在北麵的新皇帝稱臣。這一舉動,無疑被認為是董卓的禍亂的推手。”
“那我們趕緊準備,堂堂漢臣當食君俸祿替君分憂。”
曹操卻搖了搖頭,鎮定地回道:“響應自然是要響應的,但我們得做最好萬全的準備。”
“我手上大概有五千人,要不拉住去先去對付董卓。”
曹操依舊搖了搖頭:“陳留郡是我們的大本營,絕對不能棄之不顧。混亂之際,各路諸侯都會想方設法擴大自己的地盤,雖是號稱討伐董卓,實際你也猜得到。防人之心不可無。”
張邈恍然大悟,沉思了片刻,問道:“若是此次不響應,豈不是更無法與天下諸侯爭雄了?”
曹操明白張邈的意思。
若是不出兵,袁紹等人勝了,掌控了雒陽城,無非是另一個董卓罷了,大漢天下該亂還是得亂。
若是將現在手上的五千大軍拉出去,陳留郡就會空虛,周邊那些諸侯都不是善茬,背後偷襲這種事肯定不會猶豫,絕不可行。
“唯一的辦法,就是我去暗中招募一支大軍去響應袁紹,你留在陳留守城,你我便可前後呼應。”
張邈思索良久,同意了曹操的建議。
曹操當然還有另一層意思,張邈的大軍隻會聽從張邈,他無法掌控。
他需要的是一支屬於自己的大軍,才能在這亂世之中立足,更何況老家夏侯惇等兄弟已經等了好多時間,正好趁這次機會,一道起兵,今後便可縱橫中原。
招募將士,以曹操的名聲,無疑一呼百應,但唯一的困難是錢,沒有錢啥事也乾不了。
他便書信給自己的父親曹嵩,想借點錢,曹嵩得知消息,隻說了兩個字:沒錢!
哪裡是沒錢,當初花錢買太尉的時候眼皮子都沒有眨一下。現在他曹操想要點經費自己創業,卻說沒有,擺明了就是不願意給。
家裡有幾斤幾兩,曹操他能不知道?
算了,既然老父親不支持他反董,曹操也不能坐以待斃,錯過了這個時機,想要等到下次就難了。
曹操想著問鮑信借點,但是鮑家雖然有錢,但無達不到可以養活兩支大軍的地步。
鮑信維持當前守郡的人馬已是不易,想要支援曹操招募將士,基本不可能。
正當曹操危難之際,鮑信給他介紹了一個人,這個人就在陳留郡中,而且又正好在尋找像曹操這樣的有誌能人,你說巧不巧?
這個人便是衛茲。
對於魏武帝曹操來講,衛茲是他值得感激一生的“貴人”,沒有這個人的大力幫助,他很難走上起兵之路。
衛茲是個相當“低調”的人物,《三國誌》當中此人的事跡非常簡略,僅有寥寥數十個字,並且附在其子衛臻的列傳中,可見其曆史地位並不高。
衛茲是陳留郡襄邑縣人,為人正直、德道高尚,年輕時便滿懷憂國憂民之心,對東漢末年的種種亂象很是憤慨,頗想有一番大作為。與此同時,衛茲的家境想來相當殷實,應該屬於高級地主或豪強階層。
按理來說,衛茲年輕時被郡守舉為孝廉,數年後又接連得到三公的征辟,想要在大漢朝廷謀個官職是很輕鬆的事。然而,潔身自好的衛茲厭惡朝堂政治的黑暗,不願做“汙濁”的官僚,因而一再謝絕朝廷的征辟。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衛茲都是在家中閉門讀書、經營產業、教育子弟。
衛茲雖然不願出仕,但並不代表他不關心現實社會,漠視民間的疾苦。相反,隨著帝國局勢的日漸混亂,尤其是國賊董卓上台後的各種倒行逆施,憂國憂民的衛茲每每心急如焚,很想做一些事情以阻止天下滑向崩潰的邊緣。然而,衛茲深知自己能力不足、號召力有限,不可能做到登高一呼,可行的方案隻能是找到一個非凡的人物,資助他完成匡定天下的重任。
沒錯,衛茲經過深思熟慮,最終選擇了當時被大多數人都不看好的曹操。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