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好歹是一方諸侯,又是漢室宗親,智商肯定在線,怎麼可能僅憑袁紹那幾句甜言蜜語就上了他的賊船。
一旦答應了,不僅在曆史上會成為趁機攛掇皇權的歪門皇帝,被世人唾罵,更重要的是會成為袁紹手中的漢獻帝,傀儡罷了。
這麼簡單的道理,劉虞看得明白。
隨著劉虞堅持不就範,袁紹和韓馥的這場鬨劇,總算是在開始階段就已經結束。
人中之龍豈做池中之魚。
被袁紹廢帝這麼一鬨,曹操忽然意識到,他與袁紹之間的矛盾已經逐漸加深,甚至到了無法共事的地步。
在袁紹帳下的這段時間裡,曹操束手束腳,無法從心,很多事想做而無法做。
主要還是因為曹操一直建議袁紹進攻董卓,而袁紹想著保持現狀,還想著另立新帝當第二個董卓。
說白了,他們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隻有曹操想要匡扶漢室。
所以曹操迫切感受到,自己必須在短時間內找機會離開袁紹,否則未來的道路將越來越難走。
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
這一年,曹操三十六歲。
在說這個機會之前,還有一件事必須先聊。
南麵的袁術不同意袁紹的廢帝意見,又看到袁紹拿出了玉印,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袁術。
他對孫堅表示,你隻管全力進攻,後麵有他袁術來保障。
袁術不相信那個庶出袁紹居然能手握天下大權的象征。
而對於袁紹的話,孫堅信以為真。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二月,糧草具備,孫堅便領軍單出,改屯兵梁東,直麵雒陽。
董卓得知消息,便派出徐榮、李蒙擄掠。
兩軍在梁縣附近遭遇。
孫堅當即領軍衝殺,絲毫沒有將徐榮大軍放在眼裡。
可他並沒有意識到,這個曾經擊敗曹操的徐榮,在東漢末年是排得上號的統軍大才。
結果不出意外,孫堅大敗,徐榮將孫堅團團包圍。
眼看身邊將士銳減,孫堅不得不放棄,領著數十騎兵突圍而走。
因為孫堅喜歡用紅色的頭巾,被董軍認出,一路追趕。
身邊將領祖茂急忙提醒孫堅,孫堅便脫下頭巾交給祖茂戴上,引開徐榮軍騎兵,自己則由小路逃出。
祖茂被敵軍追得困迫,便下馬將頭巾放在一條燒過的柱上,自己則隱藏在草堆中。
騎兵看見頭巾,以為是孫堅,便將頭巾重重圍繞,到近看才發現是柱子,怏怏離去。
孫堅大軍大多兵將被俘,被殘酷手段殺害,如潁川太守李旻就被烹死,其他士卒則以布纏裹,吊起倒立到地,用熱油灌殺。
董卓此舉,典型的殺雞儆猴,就是要打擊兩路討董大軍的氣勢,順勢鞏固雒陽城的防守。
可孫堅哪裡是輕易被擊垮之人,否則其也開創不了東吳先前基業,其子也成為不了曹操的對手。
僅僅過了半個月,孫堅收攏大軍,趁著董卓大軍緩緩回撤之際,進軍陽人,打了董卓大軍一個出其不意。
董卓便派胡軫為大督護、呂布為騎督及其他多位都督,率五千步騎攻擊孫堅。
此時的董卓大軍被孫堅突如其來一嚇唬,已經有些驚慌失措,些許人馬不願前行,更是鼓動周邊同行逃散。
為了整肅軍紀,胡軫便揚言要斬殺一個長官,各都督聽到後都十分討厭他,包括呂布和華雄。
董卓大軍來到距離陽人城數十裡的廣成的時候已是黃昏,兵馬疲乏,便下紮喂馬、休息,準備在夜裡出發,次日早上攻城。
各將領討厭胡軫,想要破壞他的計劃,呂布等便揚言陽人的士兵已撤離,應立即追擊。
胡軫不假思索,立即出兵。
孫堅大軍早已經整頓守備完善,胡軫見狀,隻好暫且放棄,加上吏士饑渴,人馬疲乏,唯有就地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