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攻陷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共執朝政後,互相猜忌,矛盾漸起,相互攻殺各謀政權,導致長安動亂,燒殺搶掠,殺人放火,隨處可見。
到了什麼程度,涉及到房屋的,皇宮不保,官府和民房無差彆攻擊的地步,涉及到人員的,皇宮貴族,官府老爺,平民百姓,隻要與李郭樊張四人有關係的,全部不得安生。
接亂數月,從年初一直到五月,動亂不斷,死者以萬計。
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一個長安更不可能容下四虎。
每個人都會想著爭權奪利,想方設法將漢獻帝攥在手中。
直到七月,漢獻帝無奈用官職喂飽了他們,才得以將風雲止住。
此時,張濟為驃騎將軍、楊定為後將軍、楊奉為興義將軍、董承為安集將軍,漢獻帝開啟了東歸雒陽之路,也開啟了天下諸侯對於漢獻帝的渴望。
第二件事,詔令勤王。
漢獻帝雖然用官職暫且平息了李榷郭汜等人的怒氣,但那隻是一時的迷惑,時間長不了。
等李榷郭汜等人想明白了,絕對不會同意這事。
同年八月,漢獻帝剛剛到新豐,郭汜就坐不住了,想要脅迫漢獻帝回郿當初董卓特彆喜歡待的地方,酒池肉林所在地),將伍習夜燒獻帝住所,意欲劫持獻帝。這不是妥妥地想要將漢獻帝再次攥在手裡麼。
好在楊奉、董承等護駕,得以周全。
但懊悔之心一起,豈能隨意平息,除非達到目的。
十月中下旬,李傕、郭汜、張濟聯兵追趕獻帝,楊奉、董承又打不過這些人,漢獻帝就想了一個妙招,詔令天下勤王。
就這一詔令,讓各地諸侯興奮不已,仿佛是一個巨大的蛋糕,等著他們去瓜分。
最先做出反應的是河內太守張楊。
等漢獻帝逃過黃河,憑借黃河天險擺脫李郭等人的追擊之後,張楊立刻派了幾千人背著米跑到漢獻帝處進貢。
第二個做出反應的是河東太守王邑,奉上絲綿與綢緞。
當時兵荒馬亂,漢獻帝最後是乘坐著牛車,住在荊棘為籬的房中,門窗不能關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楊和王邑便是看出了漢獻帝急需的生活物資,主動上供,以換取官職和其他利益。
漢獻帝也沒有讓他們二人失望,分彆封王邑為列侯,張楊為安國將軍,都持符節,享有開府置僚屬的權力。
但二人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關鍵,隻是一心想著榮華富貴,高官厚祿,卻沒有明白漢獻帝的重要性。
河內太守張楊放棄了第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緊接著,便是河北大霸主袁紹。
不管是從距離來說,還是從實力來說,以及手底下謀士的建議,袁紹都是最接近“挾天子以令諸侯”製高點的豪強,不是曹操。
但不得不說,袁紹的戰略眼光遠不及曹操。
這件事和當初袁紹想要擁立新帝,邀請曹操一起,結果曹操拒絕一樣,並不是袁紹沒有這個實力,而是戰略眼光的問題。
袁紹認為漢朝氣數已儘,漢獻帝送上門隻會影響他未來軍閥割據、爭霸天下。
活生生將天大的機會讓給了曹操。
第三件事,孫策逐漸壯大。
孫策率所部五六千人,助其舅父吳景進擊揚州刺史劉繇。
劉繇與其盟友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反擊不敵,被孫策連破梅陵、湖熟、江乘等地。孫策領軍至曲阿,劉繇大敗,退至丹徒。
孫策進入曲阿後,安撫諸縣,曉喻百姓,凡劉繇部下歸降者,一概不問罪,百姓樂從軍者,家中免除賦役,旬日之間,收兵二萬人,馬千餘匹,開啟了他威鎮江東之路,也正式成為曹操的另一個重大對手。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