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袁紹的第一招遠交近攻拉開了官渡之戰的序幕。
緊接著第二招,他還沒有得到張繡那邊的結果就等不住,領軍十萬準備南下渡江,強攻許縣。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許縣,整個許縣一下子就炸開了鍋。
炸鍋的有兩路人馬,一路便是許縣真正的掌控者曹操,另一路乃大漢天子漢獻帝劉協,以及以董承為主的反曹小隊。
先說曹操。
曹軍諸將基本上都覺得袁紹兵強馬壯,糧草豐富,他們打不過。
這樣的判斷也十分符合常理,與當前的形勢也很契合。
但曹操從小就跟袁紹一起玩到大,對其很是了解。
先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之時便已經看破了袁紹的本性。
如今,曹操當著眾人的麵,說出了一番精準而又深刻的評價,一針見血地剖析出袁紹的致命弱點。
他說袁紹“誌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
袁紹雖有保藏宇宙,吞吐天下的誌向,卻沒有與之匹配的智謀,麵對複雜的形勢往往無法做出最為合理的判斷;
表麵上看起來勇猛強硬,實際上內心膽小怯懦,麵臨關鍵時刻的壓力容易猶豫不決;
他為人刻薄,多疑不用,缺乏威嚴,無法讓手下將士全身心投入,真正信服;
哪怕是擁有百萬兵力,指揮不利,部署不明,而且經曆過這些年對公孫瓚的順利,將士們驕傲自大,都不把彆人放在眼裡,無法做到政令統一。
儘管袁紹占據的廣袤的土地,擁有豐富的資源,但這些袁紹自身的缺陷足以讓其陷入困境。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曹操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力排眾議,果斷出擊,積極謀劃應對之策。
此時,先前搶奪河內郡的關鍵性就體現出來了。
曹操集中數萬人馬,先行布局防禦措施。
他親自率兵數千進據冀州黎陽,占據河內郡聯通冀州的要害。
黎陽乃前沿陣地,能更好地監控袁紹的動向並及時做出反應,後期袁紹也是黎陽南下的。
同時命於禁率領步騎二千屯守黃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協助扼守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阻止袁軍渡河和長驅南下。
兩步棋,構築曹操正麵對抗袁紹的第一道防線。
袁紹得知情況,一時間竟延緩了大軍推進的腳步。
兩軍在黎陽一帶對抗。
時間到了九月,另一路炸鍋的人馬漸漸浮出水麵。
董承暗中召集種輯、吳子蘭、王子服等人,準備趁著袁紹逼近,曹操不在許縣,謀劃事宜。
但此刻數萬大軍正在集結在許縣,董承想要動卻沒有任何勝算。
唯一的辦法便是再次募集人馬,等候時機。
董承明白,曹操與袁紹之間必有一戰。
等這一戰開打,便是他們動手的最佳時機。
屆時曹操裡外不能相顧,左右不能逢源,定然會不敵袁紹,朝廷便能有機可趁。
為此,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派去兩路親信,一路再次聯絡東麵占據徐州之地的劉備。
此時此刻的劉備應該是最能夠被拉攏的,與曹操作對的後方力量。
另一路,直奔河北地區,聯絡袁紹,將密詔之事悄悄透露出去,便可給袁紹出師之名。
可惜,兩路親信,隻有劉備一路安全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