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曹操包圍鄴城,卻一時間無法攻克,隻能另尋出路,這路便是曹操最為擅長的截糧道。
曹操親率大軍襲擊毛城,用火攻生擒了尹楷。
氣勢正盛的曹操並沒有著急返回鄴城,而是將大軍轉向東麵的邯鄲。
邯鄲守將沮鵠是曹操故人之子,那名不願投降曹操而密謀返回河北,事發之後被曹操斬殺的沮授。
沮鵠繼承了其父的性格,堅韌不拔,麵對強大的曹軍誓死不降。
曹操不得不下令強攻,張遼領軍突破防守,奪取邯鄲,並擊落沮鵠。
鄴城北麵關鍵城池邯鄲就此落入曹操之手。
這條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涉縣,縣長梁岐擔心曹操大軍殺來而影響百姓生活,便率先舉縣投降。
曹操十分滿意,封其為關內侯。
易陽縣縣令韓範知道易陽縣也在曹操兵鋒之下,他又聽說涉縣已經投降,便想了一個自以為奇妙的主意,假意投降曹操,實則舉城堅守。
韓範以為隻要向曹操表示投降,曹操就不會領兵來打,易陽縣也就保住了。
謀士荀攸提醒曹操,韓範的投降可能有假,一沒有約定具體的時間,二不見其人來邯鄲。
曹操坦然一笑,隻會了兩個字:無妨。
荀攸有些不解。
郭嘉向當麵給荀攸解釋,便眼神向曹操請示,曹操點了點頭。
於是郭嘉說道,韓範的投降大概率是假的,但易陽縣距離邯鄲較遠,而且與鄴城相反方向,與大勢並不影響,接受其投降反而能彰顯出主公曹操的大義。
荀攸是聰明人,自然一點就通。
至此,鄴城北麵地區已經基本掌控在曹操手中。
鄴城已經是一座孤城。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五月,曹操率軍回到鄴城外。
北麵各地失守的消息也傳入鄴城。
鄴城東門守將馮禮因酒醉誤巡防而被審配責罰,從而記恨在心,又聽說鄴城已危在旦夕,便心一狠,命親信與曹操聯絡,請曹操派人在東門外挖掘地道,三日後他將在值東門,屆時迎接曹軍入城。
曹操不疑有假,便親自挑選三百名將士,挖掘地道,並按照約定時間等候在東門外。
果然,當日晚馮禮偷偷打開東門,放三百多名曹軍入城。
可惜,巡邏的審配恰好到了東南角,察覺東門的異常,當即帶人控製了馮禮。
同時,他又命將士從城牆上推下大石塊砸向中柵門。
柵門被關閉,突入城中的三百多士兵全部身死,審配也成功化解了曹操的進攻。
曹操很是惋惜,親自到城前悼念這三百勇士。
鄴城小勝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給周邊一直處於壓抑狀態的冀州各郡縣守將一劑強心劑。
易陽縣韓範趁此機會,撕去偽裝,暴露出假投降的意圖。
曹操本就因為失去了三百勇士而不悅,聽到韓範出爾反爾,當即大怒,命徐晃火速攻打易陽。
小小的易陽縣城,自然不是曹軍的對手。
徐晃到達後,寫了一封書信,飛矢射入城中。
信中陳述著韓範的陰謀詭計,想要騙取曹操的信任,並告訴城中百姓利害關係。
這一招很有效。
很快易陽城開始出現負麵輿論,城防的將士也開始鬆懈。
城外,徐盛見機準備領軍攻城。
韓範見狀,自知無法回轉,十分後悔,便隨即舉縣向徐晃投降。
曹操本想著屠城,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