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乾的反叛確實出於曹操的預料,曹操礙於幽州的事還沒有處理完,無法立刻回軍。
但高乾想做的事也沒有他想象中那麼順利。
弘農的張琰在囚禁弘農太守之後,便想著以太守之令召集各縣令,意圖說服他們一起起兵。
能說服的最好,便是多一個幫手。
無法說服的,隻能一道囚禁了,不能多一個敵人。
澠池縣令賈逵應邀前去會見太守。
剛到弘農縣的賈逵就感覺到氣氛異常詭異,大堂之上暗暗透露出殺氣,關鍵堂上坐鎮的並不是太守,而是張琰。
他雖然不知張琰已反叛,但來之前便已經聽說北麵的高乾已經反叛,正在拉攏周邊勢力,好幾個勢力已經響應。
賈逵忽然意識到眼前的張琰可能已經響應高乾,反叛曹操。
如果真是如此,那他麵對的就是龍潭虎穴。
賈逵急中生智,當張琰說出目的之時,他絲毫沒有驚訝,還假裝願意同張琰一起反叛,還給張琰出謀劃策,成功過取得了張琰的信任。
考慮到澠池的城防並不牢固,若是張琰發現他說謊,領兵追來,定然守不住。
於是,賈逵就靈機一動,以修築城牆的名義從張琰那裡借了一些軍隊。
回到澠池後,城中那些圖謀反叛的人以為賈逵也已經反叛,因此都不避諱賈逵。
賈逵就趁此一個個捉起來斬殺。
隨後,他修好城塹,堅決與張琰對抗。
張琰一時間無法攻下。
河東方麵,王邑雖然不是曹操的親信,但他勵精圖治,是一名能臣,深受當地人們的歡迎。
王邑有自己的考慮,並沒有接受衛圖與範先的建議。
但曹操並不放心,河東郡是河內、河北之地聯通三輔和西涼的要害,若是河東郡有失,馬騰和韓遂等西涼大軍就會受到影響,所以河東郡決不能被高乾離間。
他必須將並非親信的王邑調離,尋一自己人出任河東太守。
曹操讓荀彧以朝廷之令詔王邑進都。
至於這個自己人是誰,曹操依舊是征求了荀彧的建議,要求能像蕭何、寇恂那樣的人。
荀彧麵上給曹操物色人選,心裡不知道會不會想,曹操真貪心,蕭何、寇恂那可是頂級人才,天底下哪有那麼多蕭何和寇恂?
過了幾日,荀彧還真給曹操找到了一個人,西平太守京兆杜畿,勇足以當難,智足以應變。
曹操立刻任命杜畿為河東太守。
但此刻王邑並沒有離開河東,他以天下還未定為理由不願入朝。
當地官吏百姓也不希望他離開,郡掾衛固及中郎將範先各自前去拜見司隸校尉鐘繇,希望王邑能留下來。
鐘繇不聽範先的意見,反而嚴令王邑交出兵符。
王邑無奈,隻能帶著印綬,從河北前往許縣自行投案。
眼見無法阻止王邑離去,衛固和範先便想著阻止曹操的親信進入河東郡。
他們故意派兵駐紮在黃河渡口陝津,阻攔杜畿渡河。
曹操十分惱火,不管衛固有沒有旗幟鮮明的反叛,阻攔朝廷命官赴任已經是實質上的反叛了。
他立刻命夏侯惇討伐衛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