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雀台裡還有一個轉軍洞,為金鳳台轉軍洞,將士可以從銅雀台轉到距離兩裡地外的地方。
民間傳說,曹操占據鄴城後俘虜了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
關羽卻“身在曹營心在漢”,一直想尋找生死兄弟劉備,回到蜀國。
而曹操愛將,想留住關羽為自己效力,但又怕關羽看不起自己兵力不足,於是在鄴城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閱兵式,曹操邀請關羽一起登上銅雀台觀看兵馬演習。
閱兵開始後,隻見曹軍陣容強大,兵馬雄壯,刀槍曜日,甚是壯觀。
尤其是曹操行兵布陣非同一般,往來反複,首尾相銜,變化無常。
關羽雖然時在曹營,乃是不得已而為之,想趁此機會摸清曹兵虛實,掌握他的兵力情況,好為日後攻曹做好準備。但他點來點去,怎麼也點不清曹兵數目。
後來心生一計,趁曹操不備,用佩劍將一匹白馬的尾巴削掉一截,後來仔細觀察了一會兒,見這匹白馬又轉了過來,才弄清了曹操原來在城下建造了暗道——“轉軍洞”。
關羽暗暗佩服曹操的足智多謀。
曹操的兵數不清,便由此而來。
當然這都是傳說,曹操俘虜關羽之時,銅雀台都還沒有建。
從曹操建設銅雀台到的主要目的來看,最關鍵的還是表明忠心。
他曹操不會在許縣奪權,最多也隻是在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搞搞氣氛,搭建搭建高塔罷了。
第三個辦法是曹操在十二月發布了己亥令。
曹操發布了《十二月己亥令》,又名《述誌令》或《讓縣自明本誌令》,這是一篇自辯文書,旨在回應外界對其篡漢野心的質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曹操下令說,舉孝廉那會兒,他也不算隱士高人,怕被說無能,便在濟南國相任上鐵腕整肅,選賢任能。但這些舉動得罪了豪強,他怕連累家人,就稱病還鄉,想讀書射獵二十年再出山,沒想到朝廷叫他當典軍校尉。
於是,他就便改了主意,想討賊立功,死後碑上能刻“漢征西將軍曹侯”。
後來討董卓、敗黃巾、滅袁術袁紹、平劉表,折騰到宰相之位,早已超了預期。
說他曹操想篡位?那是瞎猜。但要交兵權回老家,那也不行!他怕遭人謀害,也怕國家亂套。
不過四縣封地受之有愧,退掉三縣二萬戶,留武平一萬戶,少些閒話也好。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當初是朝廷來請他曹操當官的,現在的天下也是他曹操平定的,要是他曹操要反,早就反了,還等到這個時候?
他曹操隻是功勞大,並不是要反。
最經典的那句話:“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曹操以此令來明誌,既向天下表明了態度,也向朝廷表明了忠心。
換言之,你們這些多嘴婆不要再信口雌黃了,做好自己的事,彆一天當晚就盯著他曹操逼逼。
果然,三個辦法全部用完之後,曹操的勢力範圍內安靜了不少,沒有再聽到曹操要反的傳言。
隻是這安靜是真安靜還是假安靜,那就不得而知了。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