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三不朝_曹操那些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0章 三不朝(1 / 2)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正月,曹操凱旋。

回哪裡?

從法禮上來說,曹操是大漢的將軍,大漢的丞相。

大軍在外征戰勝利,回來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回朝廷向皇帝複命。

大軍出征代表的是皇帝的臉麵,領的是皇帝發的任務,勝利了就要回來報喜,失敗了就得回去接受龍之怒。

就像是夏侯淵、曹仁等戰將得勝歸來,最先是到曹操那裡報到,然後才會回家一樣。

但曹操這一次竟然沒有回許縣,而是直接返回了鄴城。

眾所周知,自從曹操拿下冀州後,鄴城已經逐漸成為了曹操勢力的第一政治中心,風頭逐漸掩蓋過許縣。

曹操選擇回鄴城這一舉動顯然已經對當前大漢朝廷和天子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很多朝中大臣紛紛表示要對曹操懲罰,斥責曹操是徹頭徹尾的漢賊。

然而漢獻帝隻說了一句話,便讓所有的漢臣都閉上了嘴巴。

有本事去把曹操換了。

在漢獻帝眼裡,或許曹操並不是一個最好的忠臣,甚至說不上是忠臣。

但曹操《十二月己亥令》所言,這天下若是沒有曹操,不知道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漢獻帝主動給曹操封賞。

隻是曹操已經位居丞相,整個大漢朝廷的首官。

這天下名義上除了皇帝,就他曹操權力最大。

當然,實際上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實。

漢獻帝思來想去,總得給曹操表示些什麼,於是便大筆一揮,寫下了十七個字:

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前十二個字,就是大名鼎鼎的“三不朝”,後五個字是漢獻帝美好的願望。

所謂的“三不朝”,就是覲見皇帝禮讚官不用直呼其名、被賜予者入朝不用急步而行、進入皇宮可以佩戴長劍和不用脫掉鞋子。

傳統禮儀要求臣子覲見時,讚禮官需直呼官職、爵位及姓名,以體現君臣禮儀的等級森嚴。

這種做法不僅強化了禮儀流程的規範性,確保朝會秩序井然,也是給皇帝一個提醒,眼前之人姓甚名誰,官居何職。

“讚拜不名”允許臣子僅以官職稱謂應答,免去直呼姓名的繁瑣禮節。

一方麵體現了皇帝對其身份的特殊認可,另一方麵也反應出皇帝對此人的重視,不需其他人員提醒就能記住其姓名。

這一待遇通常授予功績卓著或深受信任的大臣,如漢初蕭何、唐代韓愈等。

“入朝不趨”者便是上朝之時覲見皇帝不必疾步而行,更拉進了君臣關係,也能讓曹操以後上朝更加從容。

這一幕讓筆者想起了影視劇中的李達康。

至於“劍履上殿”,那是更為大膽的突破。

曆朝曆代,所有臣子上朝覲見皇帝都需要卸下武裝以示忠誠,脫下鞋子以示敬重。

一方麵杜絕了刺客混入其中的可能性,要知道春秋戰國和秦朝時期,上朝行刺之時並不少見,另一方麵也能表明臣子的忠心,在皇帝麵前坦坦蕩蕩。

同時獲得“三不朝”的臣子在曆史上並不多。

西漢時期,因軍事成就非凡,韓信成為第一名“三不朝”待遇之人。


最新小说: 完美太虛 改寫神話,我有無數身份 無敵逍遙侯 聽懂靈獸心聲,仙尊高冷人設崩塌 人在三體,背靠係統成為歸零者! 我的滬姐室友 藏香 藍色碎片之閒間有度 穿越1975:開局一把獵槍,簽到變強 鮫人女配覺醒,毛茸茸大佬爭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