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誌遠將在鎮北關的遭遇詳細說了一遍,當然,他添油加醋地誇大了李瓊的罪行,把自己描述成了一個受儘屈辱的忠臣。
“他還說什麼城門壞了,不能開門迎接欽差。這分明就是在戲弄朝廷!”王誌遠越說越激動:“陛下,這李瓊已經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了!”
皇帝聽完,氣得渾身發抖。
他在龍椅上來回踱步,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好一個李瓊,好一個鎮北關!”皇帝咬牙切齒:“朕待他不薄,冊封他為將軍,讓他鎮守北境。他竟然如此忘恩負義!”
“陛下,臣以為,李瓊此舉已經是公然造反了。”王誌遠趁機煽風點火:“他不僅不遵聖旨,還在軍中煽動士兵,說什麼"跟朝廷乾到底"。這分明就是要起兵叛亂!”
皇帝的臉色更加難看。
李瓊手握十幾萬精兵,如果真的造反,後果不堪設想。
“傳旨,召集內閣諸公,還有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立即入宮議事!”皇帝下令道。
不到一個時辰,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和各部尚書就匆匆趕到了乾清宮。
為首的張閣老一進殿就察覺到了不對勁的氣氛。
“陛下,發生何事了?”張閣老小心翼翼地問道。
皇帝將王誌遠的遭遇說了一遍,在場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李瓊竟敢如此大膽!”兵部尚書首先開口:“陛下,此人已是叛逆,當立即調兵平叛!”
“說得容易!”戶部尚書苦著臉:“李瓊手下有十幾萬精兵,還有鎮北王撐腰。要平叛,得調動多少軍隊?國庫哪有那麼多銀子?”
“那就坐視不管嗎?”兵部尚書反駁道:“任由他在北境稱王稱霸?”
眾人議論紛紛,吵成一團。皇帝聽得頭都大了。
“夠了!”皇帝一拍龍椅:“都給朕安靜!”
殿內瞬間鴉雀無聲。
“張閣老,你怎麼看?”皇帝看向張閣老。
張閣老捋了捋胡子,沉吟片刻才開口:“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可操之過急。”
“哦?張閣老有何高見?”皇帝問道。
“陛下,李瓊雖然桀驁不馴,但他畢竟還沒有明確造反。”張閣老分析道:“如果我們貿然用兵,反而會把他徹底逼反。到時候,他振臂一呼,其他邊軍將領說不定也會跟著造反。”
皇帝點點頭,覺得張閣老說得有道理。
“那張閣老的意思是?”
“臣建議,先派人去勸說。”張閣老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李瓊此人,雖然狂妄,但並非不可理喻。如果派個合適的人去,說不定能讓他回心轉意。”
“派誰去?”皇帝問道。
張閣老沉默了片刻,然後說道:“臣願意親自走一趟。”
此言一出,在場的人都愣住了。張閣老可是當朝宰相,身份尊貴,竟然要親自去鎮北關?
“張閣老,這……”皇帝也有些意外。
“陛下,李瓊能有今天的地位,臣也有一份責任。”張閣老一臉誠懇,當年李家覆滅,是我前去斬草除根,當時仁慈,饒了他一命,如今成了禍害,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觀。”
皇帝被說得很感動。
張閣老這份忠心,實在難得。
“好,就依張閣老所言。”皇帝拍板道:“朕給你三個月時間,如果能勸回李瓊,朕重重有賞。如果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