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灰色的雲層如萬馬奔騰般迅速壓低,沉甸甸地籠罩著大地,仿佛要將世間的一切生機都扼殺在這陰霾之下。
趙翊與宗晴琳率領著宋軍,迎著晨曦那微弱的光亮,向著新的戰場疾馳而去。
馬蹄揚起的塵土,如一條蜿蜒的巨龍,在身後翻騰,卻很快被撲麵而來的風雨打散。
行至半途,天空仿若被捅破了一般,豆大的雨點劈裡啪啦地砸落下來,瞬間將道路化為泥濘。
戰馬在泥沼中艱難前行,每一次抬腿都似有千斤重,濺起大片汙濁的水花,士兵們的衣衫也很快被雨水浸透,寒意如毒蛇般順著脊梁往上爬,凍得人牙關打顫。
“將軍,這雨來得蹊蹺,怕是會影響行軍速度,延誤戰機啊。”一位副將憂心忡忡地說道,聲音在風雨中打著顫,透著濃濃的不安。
趙翊抬頭看了看天,眉頭緊鎖,雨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眼神卻透著堅毅:“傳令下去,加快速度,務必在天黑前趕到預定地點。
這場雨雖麻煩,但金兵也同樣會受影響,我們不能退縮!”
宗晴琳騎著馬靠近趙翊,雨水順著她的臉龐淌下,打濕了她的鬢發,眼神卻堅定如炬:“將軍,我帶娘子軍先行探路,查看前方路況,以免大軍陷入困境。”
趙翊心中一暖,看著渾身濕透卻毫無怨言的宗晴琳,點頭道:“也好,大小姐將軍千萬小心,若遇危險,即刻發信號。”
宗晴琳率領娘子軍如飛燕般衝入雨幕,身影很快消失不見。
趙翊則帶著主力部隊,在泥濘中艱難跋涉。
雨水模糊了視線,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將士們沒有一人抱怨,他們相互扶持,喊著口號,鼓舞士氣,聲音在風雨中時斷時續,卻透著不屈的力量。
宗晴琳一行在雨中疾行,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巧妙地避開了一些積水深坑和容易塌方的路段。
突然,前方探子來報,發現一小股金兵正在前方山坳處避雨,人數大約百人,看似是一支巡邏隊。
宗晴琳眼中閃過一抹精光,低聲道:“姐妹們,天賜良機,咱們趁其不備,殺他個措手不及,為大軍掃除障礙!”說罷,她握緊長槍,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娘子軍緊跟其後,借著雨聲的掩護,悄然靠近金兵。
此時,山坳中雨霧彌漫,能見度極低,金兵們圍坐在幾處篝火旁,烤著濕漉漉的衣物,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
當距離足夠近時,宗晴琳猛地大喝一聲,長槍如閃電般刺出,瞬間挑翻一名金兵。
其他女兵也紛紛動手,短劍飛舞,一時間,金兵的慘叫聲在山坳裡回蕩,驚起一群棲息在樹上的飛鳥,撲棱棱地四散飛去。
這股金兵本就放鬆了警惕,沒想到會遭遇突襲,頓時亂作一團。
宗晴琳在敵陣中左衝右突,所到之處金兵死傷無數。
但金兵也很快反應過來,開始拚死抵抗,一名金兵瞅準機會,揮刀砍向宗晴琳的後背。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名女兵眼疾手快,用盾牌替宗晴琳擋下了這致命一擊,自己卻手臂受傷。
“多謝妹妹!”宗晴琳感激地看了一眼,槍法愈發淩厲,片刻間,就將這股金兵全部剿滅。
處理完金兵後,宗晴琳留下標記,指引大軍前行,又繼續向前探路。
趙翊這邊,收到宗晴琳的信號後,得知前路已清,心中大喜,加快了行軍速度。
傍晚時分,大軍終於抵達了目的地——一座靠近金兵主力的小城。
這座小城四周群山環抱,地勢險要,城牆在風雨的侵蝕下略顯斑駁,卻依然透著一股威嚴。
入城後,趙翊立刻安排士兵布防,設置哨崗,同時讓百姓們轉移到安全地帶。
宗晴琳則帶著娘子軍,幫助百姓搬運物資,安撫民心。
“鄉親們莫怕,我們宋軍來了,定會保護大家周全。”
宗晴琳溫柔的聲音在街巷間回蕩,讓惶恐不安的百姓們漸漸平靜下來。
然而,還未等眾人喘口氣,探子就來急報,金兵得知宋軍占據小城,已調集大軍,浩浩蕩蕩朝這邊趕來,預計明日清晨便會抵達。
“來得好快!”趙翊目光冷峻,立刻召集將領們商議對策。
“將軍,敵軍人數眾多,我們兵力有限,硬拚恐怕難以取勝。
不如我們設伏,利用小城周邊的地形優勢,打他們個伏擊戰。”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建議道。
趙翊沉思片刻,點頭道:“此計甚妙,但必須精密部署,不能有絲毫差錯。”
商議已定,宋軍迅速行動起來。
趙翊親自帶人在城外的山穀中設伏,山穀中怪石嶙峋,草木叢生,是天然的隱蔽之所。
士兵們潛伏在草叢中,一動不動,任由雨水順著脖頸灌入衣衫,寒意刺骨,卻無人敢動分毫。
宗晴琳則率領女家軍,佯裝守城,城樓上旗幟飄揚,士兵們來回巡邏,營造出嚴陣以待的假象,吸引金兵主力攻城,待金兵進入伏擊圈後,再與城外宋軍裡應外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次日清晨,雨勢漸歇,天邊泛起一絲魚肚白,卻被濃重的烏雲迅速掩蓋。
金兵果然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