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府城牆上的硝煙尚未散儘,空氣中彌漫著血腥與焦土的氣息。
趙翊與宗晴琳佇立在城頭,望著城下金軍退去後的狼藉,神色凝重而堅毅。這場大戰雖勝,可他們心中明白,真正的安寧還遠未到來,各方暗流依舊洶湧湍急。
朝廷的嘉獎旨意很快傳來,皇帝言辭間滿是嘉許,對河間府眾人的賞賜也頗為豐厚。
然而,趙翊與宗晴琳並未因此而放鬆警惕。
宗澤輕撫胡須,目光深邃:“朝廷這態度轉變太快,怕又是那幫佞臣在背後搗鬼,欲擒故縱之計,我們萬不可掉以輕心。
”趙翊微微點頭,沉聲道:“元帥所言極是,如今邊境未穩,國內又隱憂重重,必須早做籌謀。”
果不其然,沒過幾日,密探來報,朝中佞臣勾結地方勢力,竟暗中截斷了撥付給河間府的部分軍備物資。
與此同時,金軍雖兵敗退回,但新主帥完顏宏烈並未善罷甘休,正四處拉攏草原各部族,妄圖組建更為龐大的聯軍,再度進犯。
麵對內憂外患,趙翊與宗晴琳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麵,宗晴琳主動請纓,帶領幾名親信,喬裝改扮潛入京城,設法與朝中幾位正直的老臣取得聯係,揭露佞臣的醜惡行徑,力促朝廷恢複物資供應;趙翊則留守河間府,整軍備戰,加強城防,同時密切關注金軍動向。
宗晴琳一行一路風塵仆仆,曆經艱辛,終於抵達京城。
此時的京城,繁華依舊掩蓋不住朝堂之上的烏煙瘴氣。
她憑借著過人的膽識與智慧,巧妙地避開佞臣耳目,找到了老臣蘇大人府邸。蘇大人為人剛正不阿,在朝中頗有威望,且一向心係抗金大業。
見到宗晴琳,蘇大人又驚又喜:“宗姑娘,你怎敢冒險前來?如今京城可是龍潭虎穴啊!”宗晴琳抱拳行禮,懇切道:“蘇大人,形勢危急,河間府急需軍備物資以禦外敵,可朝中奸佞卻從中作梗,還望大人能在皇上麵前仗義執言,救救河間府,救救大宋!”言罷,她將詳細情況一一稟明。
蘇大人聽後,眉頭緊鎖,長歎一聲:“這幫賊子,禍國殃民!姑娘放心,我定當竭儘所能。
”在蘇大人的安排下,宗晴琳又陸續拜會了幾位忠良之士,眾人商議後決定,擇機在朝堂之上彈劾佞臣,力保河間府軍需無虞。
再說趙翊在河間府,日夜操勞。
他親自下到兵營,與士兵們同甘共苦,提高士氣。一日,巡邏士兵抓獲一名形跡可疑之人,趙翊親自審問,才知竟是金軍派來的細作,意圖刺探河間府城防機密。趙翊目光如炬,威脅道:“說,完顏宏烈究竟有何計劃?”細作嚇得瑟瑟發抖,供出金軍正在集結兵力,不日將聯合草原部落,分三路大軍直撲河間府,且他們還研製出一種攻城利器,威力巨大。
趙翊得知消息,心中大驚,立刻召集眾將領,重新部署防禦。
他根據細作提供的情報,對城防進行優化,增設陷阱、暗弩機關,又在城外挖掘壕溝,注水成護城河,阻擋金軍騎兵衝擊。同時,派人快馬加鞭通知宗晴琳,讓她務必小心行事,儘快促成物資供應恢複。
宗晴琳在京城,經過幾日周旋,終於等到朝堂議事。那日,金鑾殿上,氣氛劍拔弩張。蘇大人率先出列,彈劾佞臣克扣軍備、貽誤戰機,言辭激烈,證據確鑿。
佞臣們起初還百般狡辯,但在眾忠良的步步緊逼下,漸漸露出破綻。皇帝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不定,眼見眾怒難犯,隻得下令徹查此事,恢複對河間府的物資供應。
宗晴琳得知消息,心中欣喜,可還沒等她鬆口氣,就發現自己已被佞臣的爪牙盯上。
回府途中,突然遭遇一夥黑衣人襲擊。宗晴琳臨危不亂,她拔劍在手,與親信們並肩作戰。隻見她身形矯健,雙刀如電,所過之處黑衣人紛紛倒下。但對方人多勢眾,且個個武藝高強,宗晴琳漸漸陷入困境。
關鍵時刻,幸好蘇大人提前安排了人接應,才將她從險境中救出。宗晴琳深知京城不宜久留,便帶著朝廷恢複物資供應的旨意,連夜出城,馬不停蹄趕回河間府。
趙翊得知宗晴琳遇險,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飛身前去營救。待見到她平安歸來,心中懸著的一隻手才落了地。二人來不及多敘彆情,便一同投入到緊張的備戰之中。
不久,金軍與草原聯軍浩浩蕩蕩而來,鋪天蓋地的兵馬如烏雲壓境。
趙翊與宗晴琳登上城樓,望著城外氣勢洶洶的敵軍,毫無懼色。趙翊高聲呼喊:“將士們,今日便是生死之戰,我們身後是大宋的山河百姓,唯有以命相搏,方能護家國周全!”宋軍將士們齊聲響應,聲震九霄。
隨著趙翊一聲令下,戰鬥瞬間打響。
金軍的先鋒部隊如餓狼撲食般洶湧而來,馬蹄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最前排的重裝騎兵,全身披掛著厚重的鎧甲,連人帶馬如移動的堡壘,手中長槍閃爍著寒光,直逼城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