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之戰的捷報,仿若春日驚雷,迅猛傳遍大宋的每一寸山河。刹那間,喜訊點燃了四方熱情,街頭巷尾,百姓們奔走相告,眉飛色舞地傳頌著趙翊與宗晴琳的英勇壯舉。
茶館酒肆內,說書人醒木一拍,將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役徐徐展開,金戈鐵馬、妙計良謀,說得繪聲繪色,聽眾們仿若身臨其境,時而拍案叫絕,為英雄的果敢決絕喝彩;時而熱淚盈眶,感懷勝利的來之不易。
然而,在這一片歡騰熱鬨的表象之下,危機卻如隱匿在暗夜的暗流,悄然無聲地開始湧動。
朝堂之上,新近得勢的佞臣們如一群貪婪的餓狼,緊緊圍繞在皇帝身邊。他們眼中閃爍著嫉妒與權謀的光,望向黃河沿岸將士日益高漲的聲望,心中滿是嫉恨的毒焰。瞅準時機,他們在皇帝耳畔進讒言、攪是非:“陛下,您瞧那趙翊與宗晴琳,手握重兵,如今黃河一戰更是聲名遠揚,這軍中啊,如今隻知有他們二人,哪裡還有陛下的威名!長此以往,臣恐生變故,望陛下早做定奪,以保江山社稷安穩呐。”皇帝本就生性多疑,被這幾句讒言一攪,心底的疑慮仿若野草般瘋長,對黃河防線的態度瞬間變得曖昧不明,恰似一片陰霾悄然籠罩朝堂。
與此同時,黃河之畔,趙翊與宗晴琳未及享受勝利的餘溫,便投身到新的忙碌之中。他們親率士兵,幫助百姓重建家園,一磚一瓦,皆凝聚著對這片土地的深情。
加固城防時,趙翊親自搬運石塊,汗水浸濕了他的戰袍,他目光堅毅,鼓舞著身旁疲憊的士兵:“兄弟們,咱們守住了黃河,更要為百姓築起安心的壁壘!”宗晴琳也不遑多讓,她溫柔且堅韌,穿梭在傷兵與難民之間,分發物資、安撫人心。
看著百姓眼中真摯的感激,宗晴琳欣慰不已,趁休憩間隙,她輕輕拉了拉趙翊的衣袖,低聲道:“你瞧,咱們的辛苦都化作了他們眼中的希望,百姓的日子終於有了盼頭。隻是……朝廷那邊許久沒了音信,我這心裡,總像揣了隻小兔子,怕是又有人在背後搗鬼。”說著,她柳眉微蹙,明眸望向京城方向,試圖穿透層層山巒,洞悉朝堂的風雲變幻。
趙翊聞言,濃眉緊鎖,深邃雙眸望向遠方,仿若要看穿那隱藏在雲霧後的詭譎局勢。片刻,他沉聲道:“我亦有此擔憂,如今戰功赫赫,樹大招風,朝堂暗流湧動,有時比戰場廝殺更為凶險。
”他深知,當下既要枕戈待旦,抵禦隨時可能卷土重來的金軍,又要謹防來自朝堂內部的猜忌暗箭,肩上的重擔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可他不能有絲毫示弱,在將士們眼中,他是定海神針;於宗晴琳而言,他是堅實依靠。
果不其然,數日後,朝廷欽差駕到。那欽差一下馬車,便擺出一副目中無人的傲慢模樣,頤指氣使地索要軍餉賬目、兵員名冊,嘴裡還假惺惺地念叨著“慰問”將士,可言辭間儘是刁難與刺探。
趙翊麵色沉穩,不動聲色,將一應事務準備得妥妥當當,應對得滴水不漏。待欽差悻悻離去,趙翊望著遠去的馬車,冷哼一聲:“這些小人,國難當頭,不思報國,隻知爭權奪利,陷江山於危境!”
宗晴琳亦是滿心憤懣:“如此下去,這大宋江山何以為繼?我們在外拚死拚活,他們卻在後方攪弄風雲。”
趙翊微微搖頭,目光堅定:“莫要灰心,隻要你我堅守初心,護百姓周全,大宋便還有希望。這朝堂風雲雖亂,我等問心無愧,又何懼流言蜚語。”
二人正言語間,忽有探子來報,說金軍雖在黃河受挫,可完顏宏烈退回北方草原後,並未消停。他一邊秣馬厲兵,休養生息,妄圖重振旗鼓;一邊派遣大批細作,如鬼魅般潛入大宋境內,四處散播謠言。一時間,“趙翊、宗晴琳擁兵自重,意圖謀反”的流言蜚語甚囂塵上,引得一些不明真相的民眾人心惶惶,市井之間議論紛紛,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員聽聞謠言,也開始搖擺不定,對黃河援軍的物資供應也拖延起來。
宗晴琳聽聞,氣得臉色發白:“這完顏宏烈好狠毒的心腸,妄圖從內部瓦解我們。如今這謠言漫天,我們該如何是好?”
趙翊沉思片刻,道:“當務之急,是穩定軍心、民心。我們即刻張貼榜文,詳述黃河之戰真相,告知百姓與將士,我們的忠心日月可鑒。同時,加強營防,謹防金軍細作混入軍營,再生事端。”
於是,黃河軍營前,一紙榜文昭告眾人。
趙翊親書戰報詳情,從如何布局迎敵,到怎樣與百姓齊心抗金,樁樁件件,皆如實道來。百姓們讀罷,恍然大悟,對趙翊與宗晴琳的敬意愈發深厚,紛紛自發組織起來,為軍營送糧送物,支援抗金大業。
軍營內,將士們見主帥被汙蔑,個個義憤填膺,磨刀霍霍,誓要在戰場上再立戰功,以正視聽。
而在京城朝堂,皇帝雖被佞臣讒言迷惑一時,但並未完全昏庸。他暗中派親信前往黃河,探聽虛實。親信喬裝改扮,混入黃河百姓之中,所見所聞皆與謠言相悖。百姓口中,趙翊與宗晴琳是再生父母,是守護黃河的神明;軍營之內,紀律嚴明,將士們一心報國,毫無謀反跡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親信回宮後,如實稟報,皇帝這才如夢初醒,對佞臣的讒言起了疑心。
可朝堂風雲變幻莫測,佞臣們見勢不妙,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們勾結部分貪婪的地方官員,以軍餉籌備之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妄圖將黃河將士陷入不仁不義之地,讓百姓與軍隊離心離德。
黃河之地,物資供應愈發艱難,宗晴琳看著日漸稀少的糧草,心急如焚:“這可如何是好?朝廷物資被克扣,百姓即便有心支援,也是杯水車薪。”
趙翊目光冷峻,掃視著地圖:“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一麵派人疏通與周邊州府的關係,爭取物資支援;另一麵,組織士兵屯田,自給自足。無論如何,不能讓將士們餓著肚子,更不能讓黃河防線有失。”
在困境中,黃河軍民齊心協力。士兵們放下兵器,拿起鋤頭,開墾荒地,種下希望的種子;百姓們省吃儉用,將家中餘糧源源不斷送往前線。
周邊一些正直的州府官員,在了解黃河困境後,冒著得罪權貴的風險,暗中調配物資,支援黃河。
朝堂之上,皇帝在親信提醒下,開始徹查佞臣與地方官員勾結一事。隨著調查深入,真相逐漸浮出水麵,那些妄圖擾亂朝綱、謀害忠良的小人紛紛落馬。皇帝深感愧疚,親擬詔書,表彰趙翊與宗晴琳的忠心與功績,派遣特使,帶著充足的物資與兵員,奔赴黃河。
黃河前線,當特使宣讀詔書,送來物資時,全軍歡呼。趙翊與宗晴琳跪地接旨,熱淚盈眶。他們知道,這一路的堅守與付出沒有白費,雖曆經風雲變幻,可隻要初心不改,便能守得雲開見月明,護大宋山河永固。在百姓的歡呼聲與將士的呐喊聲中,二人起身,目光堅定望向遠方,那裡,是大宋的萬裡河山,等待他們繼續守護……
喜歡穿越北宋靖康恥滅吾主沉浮請大家收藏:()穿越北宋靖康恥滅吾主沉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