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的微光艱難地穿透濃厚雲層,灑在大宋這片飽經戰亂的土地上,卻未能驅散彌漫在人心頭的陰霾。
徽宗的朝堂之上,依舊是一片混亂與推諉,麵對金兵繞道潭州的驚天危機,大臣們爭論不休,求和之聲此起彼伏,可派使者的具體人選、求和的籌碼數額,全然沒個定數,仿若一群無頭蒼蠅,在這危急存亡之秋亂撞。
趙翊的上書如他所料,如泥牛入海,毫無音信。
但他豈是輕易會被朝堂腐朽之氣挫敗之人?營帳內,他召集親信將士,麵龐堅毅,目光如炬:“朝廷雖有負我等報國之心,可大宋百姓無辜,國土不容踐踏!我決意率咱們本部人馬,奔赴潭州,阻金兵去路,哪怕粉身碎骨,也絕不讓賊寇得逞!”眾將士轟然響應,呼聲震得營帳簌簌作響,他們深知此行艱險,卻無一人退縮,眼中滿是赴死的決絕與保家衛國的赤誠。
與此同時,嶽飛的營帳中同樣燈火通明。
嶽家軍的訓練從未停歇,士兵們在寒夜中揮汗如雨,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天。嶽飛身披銀甲,手持長槍,親自示範招式,一招一式儘顯英雄本色。
聽聞趙翊欲獨自馳援潭州,嶽飛濃眉緊鎖,深知此舉危險重重,可他更為趙翊的忠義所動:“趙將軍高義,我嶽家軍又豈會落後?傳我軍令,即刻準備出征,與趙翊將軍並肩作戰,共守大宋江山!”
宋林在黃河防線收到各方消息,眉頭擰成了麻花。
他清楚,自己這邊一旦兵力抽調,金兵極有可能再度強攻黃河。但潭州若失,一切皆是枉然。權衡再三,他決定留下半數精銳,依托堅固工事繼續守禦黃河,自己則親率另一半機動性強的隊伍,星夜兼程奔赴潭州。
臨行前,他對守河將士千叮萬囑:“黃河防線是大宋命脈,哪怕戰至最後一人,也絕不能讓金兵踏足南岸一步!”將士們齊聲應諾,目光堅毅如磐石。
在通往潭州的官道上,趙翊的部隊馬不停蹄。
沿途百姓聽聞他們是去抗擊金兵,簞食壺漿,紛紛相迎。
有位白發蒼蒼的老者,顫顫巍巍地端著一碗熱粥,遞到士兵麵前:“壯士們,你們是大宋的希望啊,吃飽了好去殺金兵,保咱老百姓的太平日子!”士兵們眼眶濕潤,接過粥一飲而儘,腳步愈發匆匆,肩上扛起的不僅是家國重任,更是百姓的殷切期盼。
另一邊,嶽飛的軍隊軍紀嚴明,行軍有序。
所過之處,秋毫無犯,百姓見之,心中大安。
隊伍中有不少年輕後生,聽聞要與金兵作戰,興奮中帶著緊張,相互切磋戰術,磨礪兵器,“跟著嶽將軍,定能把金兵打得屁滾尿流!”這般豪情壯誌,在隊伍中如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而此時的潭州,知州林大人正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城中兵力薄弱,糧草雖有儲備,但麵對金兵大軍壓境,能支撐幾時?正焦慮間,探馬來報,得知趙翊、嶽飛兩路大軍馳援而來,林大人喜極而泣,忙不迭地組織百姓加固城防:婦女們幫忙搬運磚石,孩童們傳遞工具,青壯年則上城站崗,一時間,潭州城內眾誌成城。
完顏宗望的大軍浩浩蕩蕩向潭州進發,一路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可當逼近潭州,看到城牆上旗幟飄揚,軍民一心的景象,心中也犯起了嘀咕。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一揮手,金兵如黑色潮水般湧向潭州城。
攻城之戰,慘烈異常。
金兵的雲梯一次次架上城牆,又一次次被宋軍推下;礌石、滾木如雨點般砸向敵軍,金兵死傷無數,卻攻勢不減。
趙翊身先士卒,在城牆上與金兵近身肉搏,手中長劍舞得虎虎生風,所到之處,血花四濺。
嶽飛則率嶽家軍從側翼突襲金兵,打亂敵軍陣腳,如猛虎下山,殺得金兵丟盔棄甲。
宋林及時趕到,從後方衝擊金兵,三麵夾擊之下,金兵漸漸不支,慌亂敗退。
完顏宗望惱羞成怒,卻又無計可施。
正欲重整旗鼓,大宋朝廷那邊卻傳來驚人消息:徽宗在驚恐之下,竟欲禪位太子,希冀以此換得金兵退兵。
朝堂動蕩,人心惶惶,命令傳達至前方,將士們憤慨不已。
趙翊怒發衝冠:“此時換主,軍心必亂,大宋危矣!”嶽飛亦是痛心疾首:“當以戰止戰,怎可輕易示弱!”
但局勢緊迫,不容遲疑。
趙翊、嶽飛等人當機立斷,一麵安撫軍心,告知將士們堅守初心,保家衛國;一麵聯名上書新君,痛陳利弊,懇請新君堅定抗金決心,莫要重蹈覆轍。
在這亂世烽火中,大宋的命運飄搖不定,可這些忠勇之士以血肉之軀,在黑暗裡尋光,在絕境中抗爭,試圖扭轉乾坤,續寫大宋未滅的傳奇……哪怕前路荊棘滿布,他們的身影,已然成為百姓心中永不熄滅的希望之火,燃遍山河,照亮那被戰火吞噬的故土家園。
金兵初嘗敗績,退回營地後,完顏宗望大發雷霆,營帳內的桌椅被他踹翻在地,器具摔得粉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宋軍竟如此頑強,本王小瞧他們了!”他咬牙切齒,眼中滿是不甘與憤恨。
謀士們戰戰兢兢地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許久,一位經驗老到的謀士上前獻計:“王爺,宋軍雖一時得勝,但其兵力分散,黃河防線與潭州必不能久持。我軍可佯裝再次攻打潭州,實則派精銳暗渡黃河,繞道其後,兩麵夾擊,必能大破宋軍。”完顏宗望聽後,沉思片刻,嘴角泛起一抹陰狠的笑容,點頭應允。
與此同時,潭州城內,趙翊、嶽飛、宋林與知州林大人齊聚一堂,商討應對之策。眾人臉上雖有勝利的喜悅,但深知危機並未解除。
林大人憂心忡忡地說:“此次金兵雖退,可難保不會卷土重來,我潭州城小兵寡,物資雖經百姓助力稍有補充,卻也難以支撐長久之戰。
”嶽飛拱手道:“林大人莫憂,我與趙將軍的援軍已至,必當拚死守城。
再者,我已派人快馬加鞭回朝催要糧草軍需,相信不日便有回音。”趙翊亦是點頭稱是:“我軍新勝,士氣正盛,隻要堅守城池,金兵未必能輕易破城。”
城外,金兵的營帳綿延數裡,看似毫無動靜,實則暗流湧動。
深夜,一隊金兵精銳悄悄拔營,攜帶輕便舟筏,趁著夜色掩護,向黃河下遊奔去。而此時,黃河守軍中,一位負責了望的小兵,因連續幾日的值守,疲憊不堪,竟打起了瞌睡。就
這片刻疏忽,金兵精銳順利抵達黃河岸邊一處隱蔽河灘,悄然渡河。
待黃河守軍發現金兵蹤跡時,敵軍已有大半渡過黃河,為首的金兵將領一聲呼嘯,率眾向守軍殺來。宋軍雖倉促應戰,卻毫不畏懼,憑借著河岸工事奮勇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