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那片廣袤的黃土地上,延安府如一顆孤星,在戰火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滄桑。駐守此地的,是西夏皇後兄長野利旺榮,此人能力出眾,卻也傲氣衝天,行事風格一貫強硬且充滿野心。
東京城的風雲變幻,時刻牽動著西夏的朝堂。
當野利旺榮聽聞金兵將童貫所率的幾十萬宋軍精銳部隊擊垮時,他內心的野心瞬間被點燃。
朝堂之上,他昂首闊步,雙手有力地一揮,大聲提議:“大宋如今精銳儘失,正是我們的大好時機!我們應與金兵一同合擊大宋,瓜分其領土,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絕不可錯過!”他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氣勢。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
一些將領被野利旺榮的激情所感染,紛紛附和:“野利將軍所言極是,此時不攻,更待何時!大宋已如風中殘燭,我們正好順勢摘取勝利的果實!”這些將領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大宋那肥沃的土地和數不儘的財富。
然而,也有一些清醒的朝臣,他們眉頭緊鎖,麵露憂慮之色。
一位老臣緩緩站出,拱手說道:“陛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宋軍之中,種師道和折可存皆是難纏的角色,我們切不可輕易與大宋開戰。”老臣心中暗自思忖,宋夏之間多次交鋒,西夏敗多勝少,這是不爭的事實,怎能僅憑金兵一時的勝利就貿然行動?
西夏皇帝李乾順坐在龍椅之上,靜靜地聽著朝臣們的爭論。
他微微皺眉,心中權衡著利弊。良久,他開口道:“朕以為,老臣所言有理。
大宋根基深厚,雖此次金兵大勝,但貿然進攻,恐有風險。
此事暫且擱置,待看後續局勢如何發展,再做定奪。”李乾順的決定,讓野利旺榮的計劃暫時落空。
野利旺榮心中滿是不甘,他緊緊握著拳頭,關節泛白,臉上的傲氣被憤怒所取代。
但他也不敢公然違抗皇帝的旨意,隻能無奈接受。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時刻關注著宋金之戰的動向,等待著再次出手的機會。
終於,當金兵分兩路大軍攻宋的消息傳來,野利旺榮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
他再次向皇帝請命,言辭更加激烈:“陛下,如今金兵已全麵進攻大宋,這是我們最後的機會!若此時不參與,日後必然後悔莫及!”這一次,他的提議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
那些曾經清醒的朝臣,也被巨大的利益蒙蔽了雙眼。他們心想,若是參與滅宋的隊伍,戰後必將得到難以想象的好處。
就連一向謹慎的李乾順,在眾人的勸說下,也動搖了。
他望著大殿之下群臣熱切的目光,最終點了點頭:“好吧,既然諸位都認為可行,那就依野利將軍所言。但務必小心行事,不可大意。”
野利旺榮得到皇帝的許可後,興奮不已。
他立刻著手調兵遣將,準備大乾一場。他親自挑選了20萬西夏軍,決心在這場瓜分大宋的盛宴中分得最大的一杯羹。
他命令張浦帶領5萬軍隊,去支援完顏宗望的東路軍,參與真定府和中山府的戰役。
而他自己,則率領15萬大軍,加入完顏宗翰的西路軍。
在真定府和中山府的戰場上,張浦所率領的西夏軍與宋軍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趙翊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戰局。趙翊率領的宋軍如同一把鋒利的寶劍,在東京城外將這些西夏仆從軍打得落花流水,要麼被殲滅,要麼被俘虜。
而野利旺榮這邊,戰局也並不如他想象的那般美好。當他率領大軍來到太原城下時,才發現宋軍的抵抗遠比他預計的要頑強。
太原城在宋軍的堅守下,猶如一座堅固的堡壘,難以攻克。野利旺榮心急如焚,他不斷地調整戰術,發動一輪又一輪的進攻,但都被宋軍一一擊退。
無奈之下,野利旺榮隻能留下5萬軍隊和金兵一起繼續包圍太原,而他自己則趁著種師道和折克適去“勤王”,折可存兵力空虛的時候,率領大軍一舉攻進了延安府。
他站在延安府的城牆上,望著城中的百姓,心中充滿了得意。他心想,這延安府如今已是他的囊中之物,誰也彆想從他手中奪走。
然而,世事難料。隨著戰局的變化,宋軍逐漸扭轉了局勢,成功收回了太原。
野利旺榮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大驚。他意識到,局勢已經對自己不利,繼續留在太原已無意義。於是,他當機立斷,把太原剩下的3萬部隊撤回延安府。此時,他在延安府的總兵力還有13萬。
野利旺榮看著城中的軍隊,心中又恢複了一絲自信。他認為,憑借這13萬大軍,防守延安府足足有餘。
當王勇派來的使者要求他們撤離延安府,滾回西夏時,野利旺榮一臉不屑。他冷笑著說:“延安府是我們費儘心思才拿下來的,豈能這麼容易就交出去?有本事讓你們元帥自己來取!”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傲慢與無恥,仿佛在說他占領延安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使者見野利旺榮態度堅決,毫無撤軍的意思,隻能無奈返回。
趙翊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大怒。他沒想到,西夏人竟然如此囂張,拒不歸還大宋領土。他立刻召集眾將領,商討對策。
“陛下,西夏人實在是可惡!竟敢如此無視我們的警告,我們必須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將領李平憤怒地說道,他的臉上漲得通紅,眼中燃燒著怒火。
趙翊微微點頭,神色凝重地說:“不錯,西夏人此舉是對我們大宋的公然挑釁。我們絕不能坐視不管。
但延安府易守難攻,且西夏軍隊防守嚴密,我們必須製定周密的戰略,不可貿然進攻。”
謀士林羽站出來,拱手說道:“元帥,臣有一計。我們可以先派人對延安府進行圍困,切斷他們的補給線。
同時,派出小股部隊不斷騷擾他們,消耗他們的士氣。待他們軍心大亂之時,我們再發動總攻,定能一舉拿下延安府。”
趙翊沉思片刻,覺得此計可行。他說:“林先生所言有理。但我們還需注意,西夏人很可能會向他們的皇帝請求援軍。我們必須在援軍到來之前,解決延安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