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宋那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的後宮之中,王皇後正端坐在鳳榻之上,手中的茶盞微微顫抖,茶水險些灑出。方才,她聽聞了趙翊的真實身份信息,那消息如晴天霹靂般,直直擊中了她的內心。
曾經,她以為徽宗重用趙翊,不過是看在向後的麵子上。向後沒有兒子,在她看來,無論如何都威脅不到自己兒子趙恒的儲君之位。
所以,哪怕徽宗立向後為東宮皇後,自己屈居西宮皇後,她也並未太過在意。她心中篤定,等趙恒坐上龍椅,自己憑借母以子貴,自然能高人一等。可如今,現實卻如同一記重錘,將她的美夢敲得粉碎。
兒子趙恒無力責罵立下無數戰功、班師回朝的趙翊,反而得罪了幾十萬大宋將士。官家迫不得已,將恒兒禁足三月。
當時,她心急如焚,立刻找到官家,想要為兒子求情。然而,官家隻是冷冷地拋下一句“他太讓我失望了,不準求情”,便轉身離去。現在回想起來,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於公,這是對趙元帥及其麾下幾十萬將士的交待;於私,官家恐怕也是在為他這個嫡子趙翊出口氣。
想到這裡,王皇後心中的不甘如潮水般翻湧。她緊緊握住拳頭,指甲幾乎嵌入掌心,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怎麼才能幫兒子保住這個太子之位呢?她在鳳榻上輾轉反側,思來想去,最終覺得,隻要除掉向後,趙翊就沒了後台。憑借自己這麼多年苦心經營的朝臣關係,一定能為兒子保住位置。
於是,一個惡毒的計劃在她心中悄然成型——給向後下慢性毒藥。之前,她覺得向後對自己構不成威脅,便沒有下令讓早已潛伏在向後身邊的婢女和公公下手。如今,她決定啟動這個計劃,隻盼著向後中毒後,再也沒能力幫趙翊。
然而,王皇後萬萬想不到,她那些所謂的“暗諜”,早就被趙翊安排的暗衛嚴密監控著。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無法逃脫暗衛的眼睛。
另一邊,徽宗退朝之後,心情格外暢快。他迫不及待地宣布封趙翊為趙王,這一封號,分量極重,畢竟大宋的國姓便是“趙”。
隨後,他又滿心歡喜地告知眾人,宗晴琳已為趙翊生出一個嫡皇孫,他賜名為趙靖,寓意著大宋能靖安各邦。
向後聽聞這個消息,激動得眼眶瞬間濕潤。她站起身來,雙手微微顫抖,臉上滿是抑製不住的喜悅。她的眼睛亮如星辰,嘴角上揚,那笑容仿佛能驅散世間所有的陰霾。“趙王,趙王啊……”她喃喃自語,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
這個封號,是對趙翊功績的認可,更是皇家對他的重視。而嫡孫的出生,無疑是錦上添花,讓她心中滿是歡喜。
“我大宋的百姓,也能如我嫡孫名字這般,安康、安樂……”向後心中想著,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她仿佛看到了大宋的百姓安居樂業,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徽宗聽到向後的話,不禁驚歎道:“好一個安康,安樂!為了慶祝我們嫡皇孫出生,我覺得應該改年號為‘靖康’,你們覺得如何?”向後本就有此意,連忙點頭說道:“善。”
若是趙翊此時在場,恐怕隻能感歎,曆史的慣性還是如此強大。
第二天的朝會,氣氛格外熱烈。群臣們圍繞著改年號一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有人認為“靖康”寓意吉祥,正適合當下的太平盛世;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擔心改年號會引發一些不必要的動蕩。
然而,在徽宗的堅持下,再加上向後在一旁的支持,最終,“靖康”年號順利通過。
王皇後坐在後宮之中,聽著外麵傳來的消息,心中的恨意愈發濃烈。她看著身邊的親信,冷冷地說道:“計劃加快進行,絕不能讓他們得逞。”親信連忙點頭,匆匆退下,去安排下毒的事宜。
此時的向後,還沉浸在喜悅之中。她命人準備了豐盛的祭品,想要去太廟祭祀,感謝祖宗庇佑。她帶著一眾宮女太監,浩浩蕩蕩地前往太廟。
一路上,她的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與身邊的宮女們有說有笑,仿佛世間再無煩惱。
在太廟之中,向後虔誠地跪在祖宗牌位前,雙手合十,默默祈禱。她的眼神中滿是敬畏與期待,希望祖宗能繼續保佑大宋,保佑趙翊和她的嫡孫。
而在後宮的陰暗角落裡,王皇後的“暗諜”們正悄然行動。那個潛伏在向後身邊多年的婢女,手中緊緊握著一個小瓷瓶,裡麵裝著致命的毒藥。
她的眼神中閃爍著緊張與恐懼,但在王皇後的威逼利誘下,她還是硬著頭皮,朝著向後的寢宮走去。
當她來到向後的寢宮時,恰好向後還未回來。她小心翼翼地走進屋內,四處張望,確認無人後,便迅速將毒藥倒入了向後平日裡喝的茶水中。
做完這一切,她慌慌張張地退了出去,仿佛身後有惡鬼在追趕。
然而,她的一舉一動,都被隱藏在暗處的暗衛看得清清楚楚。暗衛們沒有立刻動手,而是悄悄地跟隨著她,想要順藤摸瓜,找出幕後的主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向後祭祀完太廟,心情愉悅地回到寢宮。她感到有些口渴,便吩咐宮女沏茶。宮女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向後接過,正要喝時,突然,一個暗衛從窗外飛身而入,大喝一聲:“娘娘,茶中有毒!”
向後一驚,手中的茶杯險些掉落。她看著暗衛,眼中滿是疑惑與震驚。
暗衛連忙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她。向後聽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她怎麼也沒想到,王皇後竟然如此狠毒,為了保住兒子的太子之位,不惜對自己下毒手。
“來人,將這個婢女給我抓起來!”向後憤怒地說道。很快,那個下毒的婢女就被帶到了向後麵前。婢女嚇得臉色蒼白,渾身顫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求饒。
“說,是誰指使你的?”向後冷冷地問道。婢女不敢隱瞞,將王皇後的計劃全盤托出。向後聽完,心中的怒火燃燒得更旺了。她決定要讓王皇後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向後沒有立刻去找王皇後算賬,而是先將此事告知了徽宗。徽宗得知後,龍顏大怒。他沒想到,王皇後竟然如此膽大妄為,在後宮之中搞出這樣的陰謀。
“朕一定要嚴懲她!”徽宗憤怒地說道。向後在一旁勸道:“官家,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王皇後在朝中經營多年,有不少勢力支持她。若是貿然處置,恐怕會引起朝堂動蕩。”
徽宗聽了,覺得向後說得有理。他沉思片刻,說道:“那依皇後之見,該如何是好?”向後微微一笑,說道:“官家,我們不妨先按兵不動,搜集王皇後的罪證。等證據確鑿,再將她一舉拿下,這樣也能讓朝堂上下心服口服。”
徽宗點頭表示讚同。於是,一場秘密的調查行動就此展開。向後安排了自己的心腹,暗中搜集王皇後的罪證。
而趙翊的暗衛們,也加大了對王皇後及其黨羽的監控力度。
在這段時間裡,王皇後並不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經敗露。她還在做著自己的美夢,以為隻要除掉向後,兒子的太子之位就能保住。她繼續在朝中拉攏勢力,與一些大臣勾結,試圖為兒子的未來鋪路。
然而,她的一舉一動都被向後和徽宗看在眼裡。隨著調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罪證被搜集起來。王皇後的罪行,逐漸浮出水麵。
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徽宗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他召集了滿朝文武,在朝堂之上,當眾宣布了王皇後的罪行。王皇後被帶到朝堂之上,麵對鐵證如山,她無法狡辯,隻能癱倒在地,痛哭流涕。
“王皇後,你身為後宮之主,不思母儀天下,卻心懷不軌,妄圖毒害東宮皇後,擾亂後宮,其罪當誅!”徽宗憤怒地說道。王皇後嚇得臉色慘白,不停地磕頭求饒。
最終,徽宗念在夫妻情分上,沒有下令處死王皇後,而是將她打入冷宮,終身不得踏出冷宮半步。
喜歡穿越北宋靖康恥滅吾主沉浮請大家收藏:()穿越北宋靖康恥滅吾主沉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