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的天空湛藍如洗,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灑在廣袤的校場上。
校場四周,軍旗烈烈,仿若一片紅色的海洋在微風中翻湧。
隨著杭州軍改取得最終的成功,驗收人員帶著滿心的期待與些許懷疑,馬不停蹄地趕赴燕京,對這裡的軍隊進行驗收。誰也未曾料到,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奇跡,正等待著他們。
驗收首日,當二十萬士兵如鋼鐵長城般整齊列陣時,驗收人員瞬間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他們懷揣著審慎的態度,手持記錄冊,穿梭在隊伍之中,開始了嚴格的檢查。
隨著檢查的深入,一個驚人的事實逐漸浮出水麵——這二十萬部隊竟然全部達標!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其中八萬新兵,體能絲毫不亞於其他地方身經百戰的老兵。
若不是他們稚嫩的臉龐、嶄新的新兵服,誰都難以相信,這些朝氣蓬勃的士兵,入伍還不到三個月。
在新兵隊伍中,嶽雲、嚴成方、狄雷和何元慶脫穎而出。
嶽雲,嶽飛之子,身形矯健,手持雙銀錘,舉手投足間儘顯豪邁之氣;嚴成方,麵龐堅毅,雙金錘在他手中虎虎生威;狄雷,目光如炬,舞動雙銅錘,氣勢非凡;何元慶,身材魁梧,雙鐵錘仿若兩座小山,沉甸甸地散發著壓迫感。
四人初次在校場展露身手,便如四顆璀璨的流星劃過夜空,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校場中央,一場彆開生麵的較量正在上演。
幾個經驗豐富的老兵主動請纓,試圖挑戰這四位新兵。隨著一聲令下,老兵們如餓虎撲食般衝了上去。然而,他們的攻擊在四人麵前顯得如此無力。嶽雲身形靈動,雙錘揮舞間,帶起陣陣勁風,老兵們還未近身,便被強大的氣浪逼退;嚴成方怒吼一聲,雙金錘重重砸下,地麵仿佛都為之震顫,一名老兵勉強招架,卻被震得虎口開裂,兵器脫手;狄雷和何元慶配合默契,雙錘交織,如同一道密不透風的銅牆鐵壁,將老兵們的攻擊一一化解。
僅僅幾個回合,老兵們便紛紛敗下陣來,有的甚至連一個回合都抵擋不住。從此,“八大錘”的名號在新兵部隊中不脛而走,成為了眾人敬仰的傳奇。
與此同時,羅延慶和陸文龍這兩位用槍高手,也在校場嶄露頭角。
羅延慶單槍匹馬,槍出如龍,每一次刺擊都帶著淩厲的氣勢,讓人防不勝防;陸文龍雙槍並用,左右開弓,槍影閃爍間,儘顯高超的技藝。
兩人在校場與其他士兵切磋時,同樣無人能敵,唯有“八大錘”能與他們一較高下。
消息傳到趙翊耳中,他驚訝得合不攏嘴。
若此時他身處燕京,定會忍不住拍手驚歎:“乖乖,後世聞名的八大錘、六大槍,竟都齊聚嶽飛麾下了!”在他的認知裡,這些名字如雷貫耳,沒想到在這個時空,他們竟以這樣的方式彙聚在一起。
命運的軌跡如此奇妙,無論曆經多少波折,他們終究還是在嶽飛的麾下重逢。
除了羅延慶和陸文龍,張憲、高寵、楊再興同樣以卓越的槍法,在軍隊中聲名遠揚。
他們與羅延慶、陸文龍一起,被後人譽為“六槍”。這六人,或沉穩大氣,或勇猛無畏,每個人都有著獨特的魅力和超凡的武藝。
半個月的驗收過程,對驗收人員來說,仿若一場奇幻的夢境。
他們起初帶著質疑的態度,采用極為嚴格的標準,試圖找出軍隊的不足之處。
畢竟,嶽飛曾聲稱隻需兩個月就能完成整頓,這在許多人看來,無疑是誇海口。
一些官員甚至暗自慶幸被選來燕京,滿心期待著看嶽飛的笑話。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重重一擊。
在一次模擬實戰演練中,驗收人員精心設置了重重障礙,試圖考驗軍隊的應變能力。
二十萬士兵在嶽飛的指揮下,如臂使指,迅速展開行動。
他們分工明確,配合默契,無論是衝鋒陷陣,還是防守反擊,都做得有條不紊。
新兵們毫不畏懼,奮勇向前,展現出了遠超其經驗的戰鬥素養。
演練結束後,驗收人員麵麵相覷,心中的懷疑徹底被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