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卷著砂礫,無情地拍打著會寧府斑駁的城牆。
靖康元年五月二十七,一隊身披鐵甲的金國騎兵,簇擁著幾輛裝飾華麗卻略顯沉重的馬車,緩緩駛出城門。
馬蹄踏在青石板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是命運的鼓點,為即將到來的議和之旅奏響序曲。
禮部尚書韓昉端坐在馬車內,眉頭緊鎖,眼神中透著憂慮與無奈。
他身著一襲黑色錦袍,腰間的玉帶隨著馬車的顛簸輕輕晃動,手中緊握著一卷議和文書,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
作為金國改革派的重要人物,他深知此次議和的艱難,也認同完顏宗弼的判斷——宋武宗絕非易與之輩,想要達成滿意的議和條件,幾乎是天方夜譚。
就在隊伍剛剛出城不久,身後突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如同驚雷劃破寂靜的天空。
眾人警惕地握緊武器,緩緩停下腳步。韓昉微微掀開馬車的簾子,目光警惕地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隻見一名騎士快馬加鞭,風馳電掣般趕來,身上的披風在風中獵獵作響。
待來人靠近,眾人這才看清,原來是完顏不克。
他的臉上滿是焦急之色,汗水濕透了衣衫,發絲淩亂地貼在額頭上,眼神中透露出無儘的擔憂與迫切。
他猛地勒住韁繩,馬匹人立而起,發出一聲長嘶。“韓尚書,請留步!”他大聲喊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仿佛用儘了全身的力氣。
韓昉示意車夫停下馬車,然後緩緩走下馬車。
他身姿挺拔,神情嚴肅,目光平靜地看著完顏不克。“完顏將軍,何事如此匆忙?”韓昉開口問道,聲音沉穩而冷靜,卻難掩其中的一絲疲憊。
完顏不克翻身下馬,快步走到韓昉麵前,單膝跪地,雙手抱拳,態度誠懇而急切。“韓尚書,可否方便說幾句話?”他抬起頭,眼中滿是懇求之色,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
韓昉微微皺眉,心中已然猜到幾分。
他微微點頭,示意完顏不克起身,然後帶著他走到一旁相對安靜的地方。“完顏將軍請講。”韓昉說道,目光緊緊地盯著完顏不克,試圖從他的表情中探尋事情的真相。
完顏不克站起身來,雙手緊握,指節泛白,嘴唇微微顫抖。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然後說道:“韓尚書,此次您前往大宋議和,在下有一事相求。”他停頓了一下,眼神中閃過一絲痛苦與掙紮,“懇請您想方設法,將我弟弟完顏不驚換回來。”
韓昉聞言,神色微微一怔,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他沉默片刻,緩緩說道:“完顏將軍,你我都清楚,此次議和本就困難重重。
況且,令弟……”韓昉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完顏不克明白他的意思。
完顏不驚在兩國交戰中犯下諸多惡行,早已成為大宋的眼中釘、肉中刺。
想要將他換回,談何容易。“我知道,我那混蛋弟弟確實該死!”完顏不克突然激動地說道,雙手握拳重重地砸在一旁的樹乾上,樹皮應聲而落。
他的眼中閃爍著淚光,聲音中充滿了悔恨與痛苦,“可他畢竟是我唯一的親弟弟,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死在大宋啊!韓尚書,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我都願意!”
韓昉看著完顏不克激動的樣子,心中也不禁泛起一絲同情。
他歎了口氣,緩緩說道:“完顏將軍,您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此事並非我一人能決定,且大宋那邊……”韓昉搖了搖頭,神情凝重,“我隻能說儘力而為,至於結果如何,實難預料。”
完顏不克緊緊抓住韓昉的手臂,眼中滿是感激與期待。“韓尚書,您一定要救救他!隻要能把他換回來,我完顏不克這條命都是您的!”他聲音顫抖地說道,淚水終於奪眶而出。
韓昉輕輕拍了拍完顏不克的手臂,安慰道:“完顏將軍,先起來吧。
我定會將此事放在心上,竭儘全力。
但還請您做好最壞的打算。”完顏不克緩緩鬆開手,重新單膝跪地,重重地磕了一個頭,“多謝韓尚書!大恩大德,在下沒齒難忘!”
韓昉微微彎腰,將完顏不克扶起,然後轉身回到馬車旁。
他再次掀開簾子,看了一眼手中的議和文書,心中暗自思量:此次議和,本就困難重重,如今又多了這一樁棘手之事,不知前路究竟如何。
他輕輕歎了口氣,放下簾子,對車夫說道:“出發吧。”
馬車緩緩啟動,揚起一片塵土。完顏不克站在原地,望著遠去的隊伍,久久不願離去。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舍與擔憂,心中默默祈禱著弟弟能夠平安歸來。
而此時的金國朝堂之上,氣氛卻截然不同。
金主完顏晟端坐在龍椅之上,神情自信滿滿,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
他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璀璨的皇冠,目光掃視著下方的群臣,聲音洪亮地說道:“此次由韓尚書親自前往大宋議和,想必宋朝應該能看出我們對此次議和的重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韓尚書才學出眾,能力非凡,定能馬到成功!”
眾大臣紛紛附和,誇讚之聲此起彼伏。“陛下聖明!韓尚書出馬,必定能達成議和!”“是啊,有韓尚書在,我們大可放心!”
然而,在這一片讚揚聲中,完顏宗弼卻皺著眉頭,神色凝重。他向前一步,站出身來,雙手抱拳,語氣嚴肅地說道:“陛下,恕臣直言。如今大宋坐在龍椅上的可不是軟弱無能的宋徽宗,而是文武雙全且對我大金恨之入骨的宋武宗。此次議和,恐怕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般順利。”
金主聞言,臉色微微一變,笑容瞬間凝固在臉上。他眉頭緊皺,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悅,“完顏將軍,為何如此悲觀?韓尚書乃我大金棟梁之才,難道還辦不成此事?”
完顏宗弼挺直腰板,目光堅定地看著金太宗,繼續說道:“陛下,宋武宗此人絕非等閒之輩。他登基以來,勵精圖治,整頓軍備,對我大金早有防備。而且,在過往的交戰中,我大金與大宋結下了深仇大恨。此次議和,若不付出巨大的代價,宋武宗斷然不會同意。”
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寂靜,大臣們麵麵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金主的臉色愈發陰沉,他緊握著龍椅的扶手,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完顏將軍,難道就沒有任何辦法了嗎?難道我們就隻能任大宋獅子大開口?”
完顏宗弼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陛下,臣以為,我們一方麵要做好議和的準備,展現出足夠的誠意;另一方麵,也要加強邊境的防禦,以防議和不成,大宋趁機出兵。同時,我們也需在議和條件上仔細斟酌,尋找一個既能讓大宋滿意,又能最大限度維護我大金利益的平衡點。”
金主聽了完顏宗弼的話,臉色稍稍緩和。他點了點頭,說道:“完顏將軍所言極是。此次議和,關係到我大金的興衰榮辱,不可有絲毫大意。眾愛卿,都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於是,朝堂之上再次熱鬨起來,大臣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然而,無論他們如何討論,此次議和的前景依然充滿了未知與挑戰。
喜歡穿越北宋靖康恥滅吾主沉浮請大家收藏:()穿越北宋靖康恥滅吾主沉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