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八,金國上京會寧府,酉時的斜陽將天邊染成一片血色,仿佛預示著這座古老都城即將麵臨的命運。
宋帝趙翊身著玄色龍袍,腰間玉佩隨著步伐輕輕晃動,他目光如炬,凝視著會寧府府衙大廳外殘破的城牆,嘴角微微上揚,帶著勝利者的自信與從容。
慧妃耶律餘衍一襲淡紫色長裙,身姿婀娜,她靜靜地站在趙翊身旁,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複雜的情緒,既有對故土的眷戀,又有對未來的期許。
此時,大將軍李勇匆匆步入大廳,鎧甲上還沾著些許血跡,風塵仆仆卻難掩眼中的興奮與緊張。
他大步上前,單膝跪地,聲音洪亮:“陛下!會寧府外圍已儘數肅清,殘餘金兵及部分女真貴族都退守至皇宮之中,妄圖負隅頑抗。”
他微微抬頭,目光與趙翊相接,繼續說道,“皇宮防禦極為堅固,尤其是城門,堪稱銅牆鐵壁。
末將與王勇大帥商議,認為唯有動用大炮轟擊,摧毀守軍意誌,方能順利強攻。
然而,末將記得陛下曾言這座皇宮乃是曆史文化瑰寶,如此一來,實在可惜。
故而王勇大帥先行率兵將皇宮重重圍困,特派末將前來請示陛下,是否啟用火炮?”
趙翊微微皺眉,右手輕輕摩挲著下巴,陷入沉思。
片刻後,他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派人用弓箭將通牒信射入皇宮。
告知他們,朕鐘愛這座宮殿,不願以火炮損毀。
朕給他們一天時間考慮,命金國皇帝完顏晟率領百官開城投降,否則明日酉時,200門火炮將無情傾瀉,這座耗費無數人力、物力、財力建成的皇宮,以及無數無辜百姓,都將在炮火中化為灰燼!”
說罷,他眼神堅定地望向皇宮方向,仿佛已經看到了完顏晟等人收到通牒時的模樣。
慧妃耶律餘衍輕輕上前一步,眼中閃過一絲憂慮,輕聲說道:“陛下仁心,想必那完顏晟定會有所考量。
隻是這一天時間,不知是否會再生變故?”趙翊轉頭看向她,溫柔地笑了笑:“愛妃無需擔憂,朕自有分寸。
若他們不識好歹,那便休怪朕不客氣。”
很快,李勇便傳達了趙翊的命令。
耶律餘睹迅速調集2000名弓箭手,他們整齊列隊,手持強弓,將早已寫好的通牒信綁在箭矢之上。
隨著一聲令下,無數箭矢如流星般劃破天際,帶著宋軍的威嚴與警告,紛紛射向皇宮高牆之內。
而此時的金國皇宮內,卻是一片混亂。
當通牒信如雨點般落下,被侍衛撿起呈給百官時,整個朝堂瞬間陷入死寂。
完顏晟臉色蒼白,手中的通牒信微微顫抖,他猛地將信摔在地上,怒吼道:“宋軍欺人太甚!朕豈會向他們投降!”然而,他的聲音中卻難掩一絲恐懼。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文官顫顫巍巍地撿起通牒信,聲音沙啞:“陛下,宋軍勢大,那200門火炮絕非虛言。
這座皇宮承載著我大金無數心血,若是毀於一旦,我們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
況且,城中百姓……”他話音未落,便被一位武將打斷:“哼!難道要我們束手就擒?我等將士定能死守皇宮,與宋軍決一死戰!”
“決一死戰?談何容易!”
另一位文官苦笑著搖頭,“宋軍連會寧府內城都已攻破,皇宮能守幾時?
一旦火炮轟擊,不僅皇宮不保,城中百姓也將生靈塗炭。
我們不能為了一己之私,讓無數人陪葬啊!”
朝堂上,文官們大多麵露驚恐之色,低聲議論紛紛,眼神中滿是絕望與無奈。
而武官們則是滿臉不甘,緊握拳頭,卻也難掩眼中的迷茫。
與此同時,皇宮外的百姓們也得知了宋軍的通牒。
街道上,人心惶惶,一片哀嚎之聲。
一位老婦人坐在自家門檻上,淚流滿麵:“這可如何是好?好不容易賺些錢搬到金國上京來,原以為能過上安穩日子,沒想到還是要遭此劫難。
這皇宮一炸,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可怎麼辦啊!”
旁邊一位中年男子歎了口氣,滿臉愁容:“宋軍的火炮厲害得很,聽說一炮下去,房子都能炸個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