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些事13 乾隆帝與海寧陳氏_九州民間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九州民間誌 > 清朝那些事13 乾隆帝與海寧陳氏

清朝那些事13 乾隆帝與海寧陳氏(1 / 1)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仲秋,錢塘江潮汛如期而至。海寧鹽官鎮的海塘邊,一位身著青布長衫的老者負手而立,凝視著天際翻湧的白線。江風掠過他斑白的鬢角,將懷中泛黃的宣紙吹起一角,露出上麵斑駁的朱批:"朕之身世,實乃天家機密,斷不可輕泄於人。"

這位老者正是海寧陳氏的後人陳邦直。此刻他手中握著的,是乾隆帝第三次南巡時親筆寫下的密詔。二十年前那個暴雨如注的夜晚,當朝天子在陳府書房對他說的話,此刻又在耳畔回響:"朕每次見你陳家的楠木梁柱,總覺得比紫禁城的還要親切些。"

雍正元年1723年)的紫禁城飄著細雪,永和宮的暖閣裡,側福晉鈕祜祿氏正咬著錦帕忍耐陣痛。產婆的銀針在燭火下泛著冷光,突然一聲嬰兒啼哭劃破寂靜,卻讓在場所有人臉色大變——這個本該是皇子的嬰孩,竟生得麵白如雪,耳後還有顆朱砂痣。

"這孩子怕是養不活。"產婆戰戰兢兢地稟告。鈕祜祿氏望著窗外紛紛揚揚的雪花,突然想起數月前在白雲觀求得的簽文:"玉兔搗藥遇金蟾,真龍豈是池中物。"她攥緊被角,眼神逐漸堅定:"去把陳閣老的夫人請來。"

與此同時,海寧陳家的西跨院同樣燈火通明。陳夫人王氏剛剛誕下麟兒,望著繈褓中粉雕玉琢的嬰兒,她突然劇烈咳嗽起來。血染紅了繈褓,陳閣老陳元龍握著妻子的手老淚縱橫:"夫人安心,為夫定要尋遍天下名醫。"

當紫禁城的馬車悄然駛入海寧陳家的後門時,正值寅時三刻。鈕祜祿氏裹著狐裘下車,懷中嬰兒的啼哭聲在雪夜裡格外清晰。陳元龍親自掀開轎簾,兩位母親四目相對的刹那,仿佛聽見命運齒輪轉動的聲響。

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春天,陳邦直正在家中整理先祖遺稿。忽然聽見前院喧嘩,管家慌慌張張跑來:"少爺,皇上來了!"

年輕的皇帝身著青衫,漫步在陳家花園的九曲回廊間。陳邦直注意到,皇帝的目光總是有意無意地停留在廊柱的榫卯結構上。"陳愛卿,"乾隆忽然開口,"朕觀你家園林,為何多用楠木?"

陳邦直心頭一驚,想起父親臨終前的叮囑:"若有天家之人問及木材,便說這是前朝舊物。"他定了定神:"回皇上,此乃康熙爺南巡時所賜。"乾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手指輕輕摩挲著廊柱上的雲龍紋。

夜晚的書房裡,燭影搖曳。乾隆突然從龍紋錦盒中取出一幅畫像,正是陳邦直的曾祖父陳元龍。"朕觀此畫,總覺與朕有幾分相似。"皇帝的聲音低沉如潭水。陳邦直撲通跪地,額頭沁出冷汗:"皇上說笑了,草民豈敢與天家相比。"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陳邦直在病榻前接到密旨。當他顫巍巍打開黃綾聖旨,兩行朱批讓他老淚縱橫:"朕將於歸政前再赴海寧,望卿準備族譜以待。"

這次南巡,乾隆特意選擇在海寧駐蹕。深夜的陳府密室裡,陳邦直捧著泛黃的族譜,手指劃過"陳元龍"三個字。"這是聖祖爺禦賜的玉如意,"乾隆從懷中取出一柄溫潤的羊脂玉如意,"當年令祖陳元龍呈進給孝聖憲皇後的賀禮,怎麼會在朕的寢宮裡?"

陳邦直突然劇烈咳嗽起來,血染紅了衣襟。他艱難地從懷中掏出半塊玉佩:"皇上請看,這是家傳的...傳家寶。"乾隆接過玉佩,發現與自己常年佩戴的那半塊嚴絲合縫。江潮的轟鳴聲從遠處傳來,皇帝的眼眶漸漸濕潤。

"老臣...老臣有罪..."陳邦直氣息奄奄。乾隆按住他的手:"朕不怪你,要怪就怪這命運弄人。"窗外傳來海寧潮的驚濤拍岸聲,仿佛在訴說著這個跨越百年的秘密。

嘉慶四年1799年)的深秋,陳邦直在臨終前將密詔和半塊玉佩交給孫子陳垣。"記住,"他用儘最後一絲力氣,"海寧潮聲不斷,陳家的秘密就永遠存在。"

如今的陳閣老宅,依然保留著乾隆帝禦筆親題的"愛日堂"匾額。每年中秋觀潮時節,總會有白發蒼蒼的老人在海塘邊徘徊,凝視著那片潮起潮落的江麵。他們說,在那轟鳴的潮聲裡,還能聽見百年前兩位母親交換嬰兒時的歎息,看見年輕皇帝在陳府花園尋找身世線索的身影。

這個流傳了三百年的傳說,究竟是曆史的真相還是民間的想象?或許正如錢塘江水般,真相永遠隱藏在奔騰不息的浪花裡。但那些在曆史長河中沉浮的人物,他們的情感與命運,卻如同海寧潮般,在歲月的沙灘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記。

喜歡九州民間誌請大家收藏:()九州民間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東方美人在美國 鬥羅:日月當空,當天命所歸! 女裝學霸逆襲電競巔峰 安魂鬼事錄 隕落的救世主 全點悟性?當然要學遍天下武學 白月光發癲,踹掉男主們我修仙 我也不想拿NBA總冠軍 FATE:目標冠位禦主 漫遊五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