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斷杏緣】——
益都的朱天門曾講述過一段奇事。話說京城雲居寺中,來了個暫居的書生。這書生雖飽讀詩書,卻生性風流不羈。一日,他在寺內廊下閒坐,忽見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款步而來。少年眉目清秀,一襲素衣纖塵不染,行走間隱隱帶著淡淡花香,舉手投足間透著股說不出的靈秀之氣,引得書生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隨。
此後,少年時常出入雲居寺,有時倚著古槐讀書,有時對著佛殿發呆。書生按捺不住心中好奇與躁動,便主動上前攀談。幾番接觸下來,少年青澀懵懂的模樣,更勾起了書生的邪念。他巧言令色,用儘手段引誘少年,而少年似乎不解其意,竟真的留了下來,與他同榻而眠。
翌日清晨,晨光透過窗欞灑進屋內。忽聽“吱呀”一聲,房門被猛然推開,一位訪客大步踏入。書生慌忙拉過被子遮掩,心中慌亂如麻,生怕醜事敗露。可奇怪的是,客人就像完全沒看到床上的少年,徑直走到書生麵前,寒暄交談,神色如常。不一會兒,寺裡僧人端著茶盞進來,目光同樣直直越過少年,將茶輕輕放在桌上,叮囑書生慢用後便轉身離去。
這詭異的一幕讓書生後背發涼,待客人一走,他再也按捺不住,死死攥住少年的手腕,聲音發顫地質問:“你究竟是人是鬼?為何旁人都看不見你?”少年輕輕掙開他的手,神色平靜道:“公勿怖,我實乃杏花之精也。”書生驚得後退半步,顫聲道:“你……你莫不是要魅惑我,取我性命?”
少年歎了口氣,耐心解釋:“精與魅大不相同。山魈厲鬼,借草木之形害人,此為魅;而老樹曆經千年,吸納日月精華,凝聚成形,如同道家修煉內丹,此為精。魅會害人,而精卻並無惡意。”書生仍心存疑慮,追問道:“花妖多為女子,為何獨你是男兒身?”少年答道:“杏樹亦分雌雄,我本就是雄杏修煉所化。”
書生冷笑一聲:“那你為何甘願委身於我?”少年神色一黯,沉默良久才低聲道:“此乃前緣。”書生嗤笑:“人與草木,何來前緣?”少年麵露難色,躊躇再三,終於紅著臉坦言:“不借人精氣,難以修煉成形,故有此求……”
書生頓時怒從心頭起,一把掀開被子,厲聲道:“原來你終究還是想害我!”少年臉色驟變,眼中閃過一絲惱怒與失望,冷哼一聲,拂袖而去。望著少年消失的背影,書生驚出一身冷汗,暗自慶幸自己及時醒悟。這般懸崖勒馬的決斷,當真是難得的大智慧。據說這書生還是朱天門的弟子,隻是朱天門不願透露他的名字罷了。
【夢迷佛桑】——
申鐵蟾,本名兆定,陽曲人士,庚辰年高中舉人後,謀得知縣一職。他與我家情誼深厚,寄居時間最久,平日裡談詩論文、飲酒作賦,倒也逍遙自在。庚戌年秋,他遠赴陝西候任試用,本以為是仕途新篇,卻不想就此踏上一條詭異莫測的不歸路。
一日,我忽收到他從陝西寄來的書信。拆開信封,隻見字跡潦草淩亂,墨跡深淺不一,仿佛書寫時手在劇烈顫抖。信中言語顛三倒四,時而傾訴對往昔的眷戀,時而發出絕望的悲歎,恍惚迷離間透著無儘的抑鬱幽咽,通篇讀下來,竟不知他究竟想表達什麼。可鐵蟾向來仕途順遂,才情卓絕,絕非鬱鬱不得誌之人,這封信實在透著說不出的古怪,令我滿心疑惑,卻又無從探究。
不久後,噩耗傳來,鐵蟾已然離世。直到遇見讚善邵二雲,我才知曉那段離奇又驚悚的往事。原來鐵蟾在西安時,曾大病一場,纏綿病榻數月之久。好不容易病愈,他按捺不住好動的心,進山打獵散心。誰料歸來後,詭異的事情接踵而至——他眼前常出現兩個渾圓之物,如同圓球般滴溜溜旋轉,速度快如風輪,哪怕緊閉雙眼,那兩團虛影依舊在黑暗中盤旋。
這般異象持續數日後,圓球突然“砰”地炸裂,從中走出兩個嬌俏小婢,盈盈下拜道:“我家仙女有請!”鐵蟾還未及反應,魂魄竟不受控製地跟隨而去。待他回過神,已置身於一座瓊樓貝闕之中,樓閣由美玉堆砌,珠光寶氣璀璨奪目。一位女子蓮步輕移而出,容色絕美,世間難尋,她含羞帶怯,直言傾慕之意,欲與鐵蟾結百年之好。鐵蟾雖風流,卻也知這情形詭異,當即婉言謝絕,推說不慣這仙境生活。女子頓時柳眉倒豎,薄怒之下揮袖將他逐出,鐵蟾猛地驚醒,才發現竟是南柯一夢。
原以為這隻是一場荒誕夢境,不料月餘後,那旋轉的圓球再度出現、爆裂,小婢依舊前來相邀。此番他被帶入一處新宅,院落曲折窈窕,花木扶疏間暗香浮動,景致說不出的雅致可愛。鐵蟾忍不住發問:“這是何處?”小婢笑答:“佛桑。還請大人為堂中匾額題字。”鐵蟾興致一來,揮毫寫下“佛桑香界”四個八分大字。女子再度深情相邀,鐵蟾望著那傾世容顏,意誌漸漸動搖,最終淪陷,與女子定下情緣。
自此,鐵蟾深陷迷局,夜夜夢中與女子相會,到後來,女子竟能白日現身。她如菟絲花般纏繞著鐵蟾,不許他與親友往來,不許他踏出房門半步。鐵蟾的身體肉眼可見地衰敗下去,麵色蒼白如紙,身形日漸消瘦。此時,一個姓李的方士登門,稱有赤丸神藥,可驅邪除祟、延年益壽。鐵蟾病急亂投醫,服下赤丸後,卻劇烈嘔吐,氣息斷絕,驟然離世。
如今回想,那封莫名其妙的訣彆信,想必正是他心魔作祟、神誌不清時所寫。鐵蟾此人,聰慧絕倫,詩賦才情冠絕一時,八分書法更是獨樹一幟,在文壇聲名遠揚。他平素風流不羈,廣交天下豪傑,書信往來遍及四海,何等瀟灑恣意。可中年時,他卻突然癡迷求仙問道,一心追尋長生不老之術,誰知誤入歧途,被心魔所困,招來妖邪,最終命喪黃泉。果然是“妖以人興,象由心造”,越是才高意廣之人,越容易因追求奇異之事而丟了性命,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喜歡新閱微異談請大家收藏:()新閱微異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