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情報會議室內,一張城市地圖投影在牆上,程望雙手抱胸站在最前麵,身後的刑偵組成員陸續到場。
“目標人物沈驍,男,31歲,2018年退伍,服役期間隸屬某山地作戰旅,擅長狙擊、戰術協同。三年前失聯,此後不再參與任何正規工作係統,戶籍注銷狀態,疑似自我隱匿身份。”
投影畫麵一變,出現多張監控截圖。
“這張是去年9月,在西郊倉儲區。我們可以看到他與某嫌疑車輛短暫停留五分鐘,完成疑似交易動作。”
“這張是今年4月,現身市區北側物流樞紐。與一名身份不明男子交換包裹,事後兩人分彆離開,走向不同街道。”
“最後這張,是一周前出現在某空置廠房。他本人未被鏡頭完整捕捉,但確認身上仍有軍旅時期特征:肩部動作習慣、踝步重心均符合訓練痕跡。”
會議室沉默片刻。
“從戰術背景看,他若參與街頭槍擊案……是否可能為執行型殺手?”一名乾警提出疑問。
程望點頭:“極有可能。從他三次出現軌跡看,他未有明顯生活跡象,甚至連銀行流水都已中斷兩年。他不是隱藏,而是脫離社會係統,徹底遊離。”
“遊離”二字讓人感到不寒而栗。
程望繼續說:“我們追蹤‘s1’的指令鏈時,發現一個可疑點:他使用的是境外加密短信服務——這類服務僅能通過某些高權限vpn才能注冊,而沈驍……過去在部隊就接觸過此類係統。”
“就是說,他們之間不是偶然交集,而是某種長期綁定?”
“不排除這個可能。”
程望在白板上畫出一條線:“s1——張石中介)——高文彬運輸)——沈驍執行)。”
“而更關鍵的,是他們運輸的物件。”
他攤開另一份密報複印件:“市武器走私情報庫,兩周前曾接到匿名報備,有批可疑裝配件被送入本市,標識為‘工業潤滑設備’,但經過拆解核查,有部分核心零部件與某型號軍用衝鋒槍構件相符。”
“所以那批貨……是槍?”
“不能完全確認,但至少已經構成危險品走私。”
“那我們現在的抓捕點在哪?”隊員追問。
“兩個突破口。”程望轉身:
“一是沈驍——我們正在協調江陵戶籍所調取他家屬近年所有通訊往來,有可能他跟姐姐保持私下聯係。”
“二是黑貨倉庫。我們已經定位七個他過去一年可能出入的廢棄廠房,其中一個就在西城區偏遠的銅陵路舊電力設備庫,附近剛好有疑似改裝車輛的痕跡。”
“我們申請了突襲搜索令。”
……
兩個小時後,銅陵路廠房外圍,一支武裝搜查小隊悄然就位。
老舊鐵皮門鏽跡斑斑,廠房四周雜草叢生,但仔細看,靠近後門的土路有明顯新胎痕跡,還有混泥路上的刹車印。
“有車來過。”技術員低聲說。
“鎖定後門,準備破門。”程望一揮手,三名隊員抄近路線,攜帶破拆工具接近門口。
“321,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