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三點,溪南市公安局應急協調中心燈火通明。
程望站在一幅3d模擬地圖前,手指輕輕按在紅色光標上:
“這裡,展廳北門,是他們的預備通道——易開鎖、監控死角、貼近展區通風井,最可能成為突破口。”
副隊長秦誠點頭:“外圍我們可以布置狙擊點和高空紅外,如果他們選擇正門?”
“他們不會。”程望搖頭,“李建修是精確主義者,不會冒任何概率風險。此次行動的每一個點,必然都符合最大隱蔽與最短距離原則。”
他放大地圖,定位展區貨梯井。
“這裡才是他們真正的入口。”
一名技術員插話:“我們在貨梯電控板上查到被動乾擾裝置,能瞬間切斷主電傳感器,模擬故障停機,現場完全黑屏。”
程望輕聲:“他們不隻是來搶的,更是來炫技的。”
清晨五點。
程望帶領小隊已潛伏至展廳外圍——展廳提前關閉整修,內部僅有四名安保夜班與兩名文員,全部秘密轉移,並替換為特警偽裝人員。
“現場一切保持不變。”程望交代,“所有燈光、監控、保全係統,都按他們預想設定。我們要讓李建修認為,一切按他的劇本進行。”
為了防止任何提前暴露,外部僅布防便衣警員與無人機遠程監控,狙擊手隱於商場天台,作戰組分布在展廳四角排風井和地下一層出風口。
程望獨自蹲守在三層通風通道末端,頭頂隻有30厘米的鋼架與層板,耳機中是輕微的電流聲。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六點零四分,指揮台傳來通報——
“目標車出現,北門停車區,一輛白色江鈴物流改裝車。”
程望屏住呼吸。
他從通風井末端透過細孔看去,一條人影緩緩從樓下貨梯井升起。李建修,穿著灰色工服,肩背一隻工具包,手中拉著黑色工具箱。他動作極其嫻熟,未發出任何多餘響動。
在他身後,跟著兩名年輕男子,全副武裝,頭戴耳麥,腰佩無聲手槍。
他們進入展廳地下保管區後,其中一人立即拉起布簾,另一人開始布置紅外乾擾係統。
“他們不是來‘搶’,是來‘搬’。”程望低聲判斷。
李建修打開一個儲物櫃,抽出金條、祖飾和包裝袋,開始高效裝箱。整個流程如同流水線——取貨、封包、交接,完全無廢動作。
就在這一刻,樓上傳來輕微“哢噠”一聲。
是偽裝安保換槍時撞到了玻璃瓶。
李建修眼神頓時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