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公安局,清晨五點。
會議室窗簾未拉,天色由墨變灰。桌上散著三十多份財務審計記錄、死亡檔案與企業交叉股權圖譜。空氣中彌漫著過夜的咖啡味與疲憊的沉默。
雷涵重新打印出一份資料,鋪在程望麵前。
“劉欣蕾案,我們複查了她最後報警前留下的所有材料。她當時提交給市場監管局的,是一份資金去向追蹤報告,其中核心質疑點不是虛假銷售,而是她發現自己那套‘未成交’的房產,在另一個客戶名下成功網簽。”
“也就是說,她的錢根本沒退回來。”程望翻著檔案,眼神愈發冷。
“是。她舉報的不是買房被騙,而是自己成為洗錢鏈條中的‘替身客戶’。”
雷涵咬牙:“她的死亡,不是意外失聯,是被移除。”
“命案沒證據?”程望問。
“屍體沒找到,手機停在辰曜項目部地下停車場,但地下室當晚監控壞了。物業說是‘供電跳閘’。”
“供電跳閘……”程望語氣低沉,“剛好和昨晚黃子謙銷毀設備時一模一樣。”
他抬頭,目光一沉:“我們不是在查洗錢案,我們是在清點一筆買命的賬。”
技術組調出辰曜置業在劉欣蕾失蹤後72小時內的所有支付記錄,發現其中有一筆金額為136萬元的“工程應急款”,由項目部支付至“江州鴻翔建築設備租賃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從未與辰曜項目合作。
“是個殼,後台查不到租賃記錄。”技術組員說。
“查法人。”
法人名為趙念章,64歲,曾是本地某市政建設公司副經理,後辭職開設設備租賃行,但三年間從未真實經營。
“我們走訪了他登記地址——門是鎖的,鄰居說半年沒人出入。”
“趙念章是否失聯?”
“已死亡。三個月前官方確認溺水身亡,地點是江州外環東河橋下。”
“河底。”雷涵低聲重複,“和劉欣蕾可能的藏屍地點一樣。”
程望緩緩站起身,走到電子板前,在黃子謙的名字下畫出一條紅線,連接至:
【趙念章法人死亡)】
【劉欣蕾舉報人失蹤)】
“鏈條裡,凡是留下問題線索的,都不再存在。”
他看向雷涵,語氣冰冷:“他們洗的不是錢,是死者的痕跡。”
上午九點,程望前往殯儀館。
此行不是為了辦案,而是驗證一個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