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心理師周倩坐在她對麵,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輕聲道:“今天,我們不談過去,好嗎?我想問你一個問題。”
沈卿微微一怔,猶豫了一下,然後輕輕地點了點頭。
“你希望外界怎麼看你?”周倩的聲音如同春風般溫柔,輕輕地拂過沈卿的心田。
沈卿抬起眼睛,眼神空洞,卻慢慢聚焦,仿佛在努力尋找著什麼。過了許久,她緩緩地說道:“不是‘那個從地窖出來的女孩’。”
她頓了頓,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我叫沈卿。不是編號,不是受害者。是個——曾經唱過歌,喜歡狗,考過大學的人。我不希望人們看我,就隻看那間地窖。”沈卿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充滿了堅定。
周倩微笑著點了點頭,她從旁邊的桌子上拿出一支鉛筆和一本素描本,輕輕地遞給沈卿,說道:“能不能……畫一個你想住的房子?”
沈卿接過本子,微微一愣,筆尖在紙上停了很久。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迷茫,隨後又漸漸變得堅定。她開始慢慢地動筆,鉛筆在紙上發出沙沙的聲音。
她畫得很認真,眼神專注地盯著畫紙。許久,她終於畫下了一扇窗。一扇大大的窗,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房間裡,形成一片片溫暖的光影。
周倩看著這幅畫,微笑著說:“這扇窗很漂亮,它代表著希望和光明,對嗎?”
沈卿看著畫,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容,“嗯,我希望以後的生活,能充滿陽光。”
幾天後,警方接到市民熱線通報:網絡平台出現一批關於“地窖女孩”的短視頻,內容不堪入目。
王焱憤怒地拍著桌子,怒不可遏:“這群畜生在吸血,他們怎麼能這麼做!”
程望的臉色變得十分凝重,他看著那些視頻標題:《“她們”願意留下嗎?》、《黑暗直播:你能活幾天?》、《地獄地下室完全複刻》,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無奈。
他深吸一口氣,低聲卻堅定地說:“申請司法協助,舉報所有涉惡賬號,提交網絡安全監察。從現在起,不許任何人再傳播一句關於‘直播畫麵’的內容。她們已經被看夠了,不能再讓她們受到二次傷害。”
王焱點點頭,立刻著手去處理。
12月,國家法製欄目組聯係江州公安局,希望采訪程望,就本案進行深度報道。
欄目組工作人員熱情地說道:“程隊長,這次采訪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案件背後的故事,也能澄清一下‘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的誤解。很多人說,那五個女孩是因為‘喜歡上施暴者’才不願報警。”
程望微微皺眉,沉默了片刻,而後緩緩說道:“不該由我澄清。”
他轉頭看著窗外初雪落下,雪花紛紛揚揚,如同一片片破碎的回憶。他的聲音低啞,卻充滿了堅定:“她們不是電影裡的人,也不是精神病人。她們隻是想活著。她們的聲音,應該由她們自己來表達,而不是通過我的講述。我們要做的,是保護她們,讓她們能在安靜的環境中重新開始生活。”
2023年,一篇名為《從地底歸來的光:高躍案二十年反思》的法學論文登上《政法論壇》封麵。
論文作者寫道:
“地窖囚禁案不僅是對法律漏洞的警醒,更是對社會弱勢人群心理困境的深度揭示。在這個案件中,施暴者並非瘋子,而是具有高隱蔽性、高控製力的‘理性犯罪者’,他利用法律盲區與社會邊緣地帶,構建了長達六年的隱秘空間。其真正恐怖之處,不是地窖本身,而是他以正常人身份,活在我們身邊。他的存在,如同隱藏在黑暗中的毒蛇,隨時可能對無辜者發動致命一擊。”
而在文章最後一段,寫著:
“法治,不隻是終結罪惡;它更應該是一種持續的守望。是在黑暗中為那些無助的靈魂點亮的一盞明燈,是在漫長黑夜裡給予人們希望的曙光。為了那些曾在黑暗中掙紮求生、卻依舊仰望過光的靈魂,我們必須堅守法治的底線,讓正義的陽光普照每一個角落。”
喜歡刑偵檔案:破案先鋒請大家收藏:()刑偵檔案:破案先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