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莊明回到家的時候,趙大發從田裡卡點兒回來吃飯。
“咋樣?邊醫生教了什麼?”剛端上碗,趙莊明的媽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趙大發沒說什麼,但耳朵也豎了起來。
趙莊明也沒故弄玄虛,扒了幾口飯道:“是實在的本事,隻要我學得好,至少晚上那些來敲門的東西能應付了。”
“對了,爸,我記得你有做弓箭的手藝,能不能教我做兩把?”
趙大發“嗯?”了一聲:“你們要學弓?”
“是。”趙莊明點頭,快速的夾著碗裡的青菜蘿卜,然後把他媽炒的臘肉放到另一個碗裡:“我學的那個書裡,有一篇叫《連月十三箭》的功夫。”
“那功夫要用弓,說是練好了,能開山裂石,爸你教我做一個唄。”
趙大發皺眉:“我做的弓隻能用來射一射兔子野雞之類的小東西,土槍都不如,你用來練功不合適。”
“明天我走一趟李家溝,找屠鐵匠給你打一把好的。”
趙莊明對這個也不懂,他“啊?”了一聲,自動帶入武俠小說:“那咱們是不是得找些精鐵、隕鐵之類的好材料送過去?”
趙大發可沒那個時間看小說,根本不懂兒子的腦回路:“什麼精鐵隕鐵?咱們家建房子剩下的鋼筋就很好。”
“融了給你打一副弓,再配幾支箭,不會比外麵買的差。”
趙莊明:“要兩把,每把配十三支。”
趙大發咬牙承諾:“好,就兩把,每把給你配就十三支箭!”
“好好跟著邊醫生學。”趙大發叮囑兒子:“將來等你出息了,彆忘了你伯伯家。這次的名額本來該是他們家子軒的。”
趙莊明他媽不滿道:“怎麼就是他們家子軒的?子軒才幾歲?邊醫生能有耐心帶孩子?”
“咱們莊明,那可是名牌大學的學生,從小就聰明著呢。這個名額,就該給趙家最聰明的孩子!”
“你懂什麼?三哥家為了白醫生,可是死了人的。”
趙大發講起了很多年前的故事:“那個時候,我和三哥都還沒出生,村醫還是白醫生,也就是建國沒多久的功夫。”
白醫生在村裡,可不像邊醫生這麼平和。他們趙家,一直給白醫生當狗,白醫生有什麼事,也會讓他們去辦。
有些事情,他們辦不了,白醫生會專門在他們中養幾個能辦事的出來,就像如今的邊醫生培養趙莊明他們幾個一樣。
“聽我爸說,建國之後,這世道其實沒有真正的太平下來。戰敗的倭寇其實還在國內各地暗中行事,咱們山桃村曾經就來過倭寇。”
“我們有白醫生護著,總算沒像之前那些苗人一樣被屠殺乾淨,大家雖然知道白醫生不是菩薩,但也都樂意供著她。”
“但是白醫生曾經讓他們做過一件很奇怪的事。”
那大約是1950年快要入冬,趙大發的爸都還是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兒,村裡那些跟著白醫生出門打仗的人陸陸續續的回來。
那是最後一批回村的人,彆人回家都帶著部隊發的銀元,再不濟也是打仗時的槍。隻有他們,帶回來的是一具一具的棺材。
那些棺材非常詭異,一般的棺材都是用木頭做的,可那些棺材,卻是用一種一般不會用來做棺材的材料。
趙莊明吃飯的動作一頓,輕聲問他爸:“是什麼?”
“鐵。”趙大發此時的聲音低沉,竟莫名顯出幾分詭異。
此時,天上一道驚雷,震得趙莊明不由得抖了抖:“鐵?!”
“你爺爺說,那些棺材不止自身是鐵做的,整個棺材也用鐵水封死,甚至整個棺材都用鐵鏈纏了很多層,拿拳頭的大鐵鎖鎖起來的。”
趙莊明第一次聽到這麼詭異的事情:“那些棺材裡裝的難道是倭寇?”
棺材這種東西,被發明出來,本就是用來給死人入殮的。
下葬的時候,都帶著對親人的哀思。
用鐵來給人做棺材,本來就少見,還用鐵水把棺材封死,甚至用鐵鏈纏繞上鎖。
這不像是對死人的哀思,更像是怕裡麵的東西跑出來一樣。
裝在棺材裡的要不是大仇人,正常人乾不出這種事來。
趙大發奇異的看了兒子,“嘿”了一聲:“還真讓你說對了。”
“你爺爺倒黴,那時候咱們村裡有個土地廟,這些棺材被暫時放在土地廟裡。”
“一共一百零八具鐵皮棺材,土地廟的老廟祝說陰氣太重,怕土地公壓不住,非要白醫生派人跟他一起看住這些棺材。”
“那時候留在村裡的年輕人不多,你爺爺就被抓了壯丁。晚上跟三伯家的兩個哥哥一起住在了土地廟。”
趙大發的爸叫趙天柱,趙天柱一共有四個兄弟,另外三個都被部隊拉走了,他是被留下來給爹媽養老的,他家的爹媽也都寵著他。
這讓趙天柱的脾氣比較大,又加上是獵戶出身,學了幾招本事在身上。按照趙天柱晚年回憶來說,他年輕的時候,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一百多具棺材擺在土地廟的院子裡,他的兩個堂兄嚇得晚上都不敢睡覺,但是趙天柱不怕。
他常年在山裡跑,狗熊野豬都見過,自覺火氣旺,對棺材這種東西根本沒忌諱。
半夜起來撒尿,他不肯跟兩個堂兄弟一樣就窩在屋裡,堅持去外麵。
土地廟早被那一百多口棺材重疊在一起,堆得下腳的地方都沒了。
趙天柱隻好穿過那些棺材,到門外路邊去。
等他放完水回來時,路過那些棺材的時候,他突然聽到一陣很輕微的“刺啦”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