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田二柱第一個反對:“邊醫生喜歡清淨,咱們這麼做,太打擾人家了。”
劉寡婦的兒子劉三兒也不樂意:“就是,村長您這麼乾不厚道。”
趙玉書的那兩個姑婆家,更是大力的搖頭:“不行不行,村長,您不能這麼乾!”
真搬到邊醫生附近,就他們這些人,一天被邊醫生揍百八十回嗎?
那隻怕一年到頭,賺的都不夠他們的藥錢了。
其餘一些趙家人也反對,村長隻好提出第二套方案:“那你們就都來圍著老子,老子家附近田地多,還能把大家的土地都圈進來,免得被野東西給糟蹋了。”
最近田地裡新種上了小白菜、蘿卜、土豆等蔬菜,他們還在琢磨著要不要種些冬小麥。
要是再跟去年一樣的暴雪低溫,那誰都彆想活了。
關於這件事,李相源提出了解決方案:“其實想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大家看看邊醫生的那個藥園,去年大雪,她園子裡死了幾株藥材?”
李二順不可思議道:“李哥,你瘋了?想把邊魔……醫生的藥園搶過來種莊稼?!”
“咱們全村人加起來,都不夠邊醫生打的。”要是他李哥真有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李二順也隻能忍痛舍了自己的富貴生活,跟他李哥恩斷義絕了。
他可不想再被邊魔頭關地窖裡試藥。
“蠢貨!”李相源罵道:他瘋了,跟邊魔頭作對?
邊魔頭一包毒藥,全村人第二天開席。都不是一個量級的,玩兒個屁!
“我的意思是,邊醫生家藥園的玻璃。”
“那種玻璃防寒抗熱,冬天實在太冷了,就燒碳取暖,頂多費些功夫,不怕種不活莊稼。”
不少人都心動了,他們已經吃了兩年的存糧了。
農村再喜歡儲存糧食,也沒儲存這麼多糧食啊~
時不時還有在城裡混不下去的親戚來投靠,有的能趕出門去,有的卻實在不好趕走,捏著鼻子也得養著對方。
但這兩年不是大旱就是大雪,都是顆粒無收的年景,再不種點兒莊稼出來,他們都得餓死!
“這種玻璃當然好,可是咱們農村人也沒門路啊~”村長問坐在角落裡,沒什麼存在感的老老於:“老於,你家有門路不?”
老老於頭發蒼白,眼睛也是半瞎,搖頭歎氣:“不知道,我兒子死了,他要是在,可能會知道。”
老老於的兒子老於,是乾工程的,平時組織一些農村漢子給這家修房子,給那家修院子,還賣一些建築材料。
在和平年代,這一家過的挺寬鬆的,老於和他老婆,一年到頭至少能掙一二十萬,在農村屬於高收入人群。
可一亂起來,他們這種接觸三教九流的人卻是最先遭殃的。
老於給人修了一個地下工程,據說對方許諾的錢很多,預付款就打了兩百萬。
工程完了,老於去結尾款,當時就沒回來。
不止他沒回來,跟著他一起乾的工人沒一個回來的。
老於的老婆知道出事兒了,又是報警,又是發動親戚朋友跟著找人,結果沒過兩天,他們家在鎮上的房子發生煤氣爆炸。
老於的媳婦兒,兒子、女兒,一家人全被燒死在火裡。一家人整整齊齊,到那邊兒團聚去了。
老老於在山桃村開小賣部,沒跟兒子兒媳一起住鎮上,這才逃過一劫。
不過他逃過的這一劫,估計也不太高興,如今萎靡不振,一副隨時要走的樣子。
其他人聽到老老於的回答,未免灰心喪誌。
“這件事兒,得問宋總。”李相源點了坐在角落裡沉默不語的宋晗:“宋總以前是跟尖端高科技產品打交道的,沒準兒他知道哪兒能搞到這種材料?”
宋晗知道,這是李相源在給他抬身份,勉強笑了笑:“不要再叫我宋總了,叫我宋晗就行。”
宋晗本身就很美,遭遇大難之後,身上更是多了一股憂鬱病弱的氣質,真是又美又讓人心疼。
他低聲道:“你們要的玻璃,叫寬溫玻璃。這個最好請人定做,不過如果實在找不到人,找到機器、原料和說明書,我可以幫忙做出來。”
“那哪兒有這種機器啊?”村長急切的問道,並且越看宋晗越順眼:這可是個高級人才!
宋晗:“我記得山海市清水縣有個科技園,去那裡看看,或許會有收獲。”
村長:“清水縣在咱們隔壁,咱們這就組織人去一趟,一定要在冬天下大雪之前有個結果。”
“對了,還有民兵訓練的事兒。民兵保衛鄉裡,可也不能不拿工資。我的意思是,各家先各出五十公斤糧食,用來給民兵當工資。”
“還有,這是民兵的名單,大家看一看,沒什麼問題,就這麼決定了。”
村長把名單發下去給大家一看,好家夥,大多數都是姓趙的,頓時大家就不乾了。
“村長,你家的那些人,咱們就不說了,可外鄉人都有,為啥咱家沒有?”田二柱第一個不乾。
村長罵道:“又他媽是你在當攪屎棍!”
“外鄉人不是人?怎麼就不能加入民兵了?”
村長跟村裡那幾個刺頭兒好好吵了一架,並再一次憑借老趙家的人多勢眾贏得最後勝利。
要不是為了搞定這份民兵隊員名單,他早就該開這個會了。
“莊明,現在你是民兵隊的隊長,你負責找人去給李小龍一家收屍。”
喜歡逃出大山之後請大家收藏:()逃出大山之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