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問趙莊明:“莊娃子,你怎麼看?”
趙莊明雖然才二十多歲,在趙氏宗族裡算年輕的,但他的地位已經不低了,村長做決定前,會問過他再說。
趙爾富的主意算仁義,趙莊明卻搖頭:“前些日子李家溝和劉家壩的人不是來找過三伯嗎?他們打算今年搬過來跟山桃村合村。
這些人來之後,肯定要大量的開荒。他們會自己準備糧食,這一塊兒不用我們操心太多。
但肯定會讓我們給他們提供開荒期間的保護,咱們民兵營就這麼幾個人,顧得了這頭,顧不了那頭。”
趙大發順著兒子的話說下去:“李家溝和劉家壩的人過來,肯定會給咱們民兵營的人糧食,說不定還要把他們的小夥兒塞進民兵營,這才是大頭的。”
有了糧食,就能養更多的民兵。
有了更多的民兵,他們才更安全。
民兵不一定要都是趙家的孩子,但一定要信得過。
李家溝、劉家壩的孩子肯定比那些逃難來的可靠得多。
趙爾富:“那些人……咱們不管,隻怕沒幾個能活啊~”
被賣到山桃村來的人跟逃難來的災民不一樣。
災民好歹還帶點兒吃的,或是包裡有兩個錢。再不濟,還能幫彆人乾活,換一口吃的。
可這些被賣來的,脖子上架著木夾,或是關在籠子裡,病餓得隻剩一口氣。彆說乾活兒換口吃的,隻怕連一根手指頭都動不了。
“讓村民們自己來選,家裡有餘糧的,可以挑一兩個回去。被挑回去之前,讓他們寫明原由。
要生孩子也好,要勞力種地也罷,雙方簽字摁手印,誰也不許反悔。
再規定買回去的人,至少要活半年。”
“至於那些沒人要的,給他們找間破屋子扔裡麵,死後一把火燒了,算有個歸宿吧。”
趙莊明無奈道:“慈不掌兵,義不掌財。這年頭,誰家都不富裕,要是再亂發同情心,餓死的就是咱們村自己的人了。”
過了很久,村長點頭:“就照莊明說的辦。”
“那些樂意花點兒糧食多養個人的,莊娃子你看著點兒,要雙方都願意。
有些人骨頭硬,寧願餓死也不樂意伺候咱們莊稼人的,彆勉強人家。
要是又出一個孫大福,咱們的臉都彆要了。”
孫大福強迫彆人女兒給他家生孩子,結果引得林教授夫妻報複,燒死鄰居的事兒,可算犯眾怒了。
現在大家的房子都連在一起,你自己找死,可彆連累人家安安穩穩過日子的老實人。
趙莊明點頭:“好,這件事我去辦。”
“等等。”趙大發把兒子拉到一邊兒去,小聲說道:“你媽身體不好,咱們家也還有點兒餘糧,你給弄一個人回來伺候你媽。
要年輕的,手腳利落。
要女的,女人家心細。”
趙莊明警覺:“你該不會又打著讓我給你生孫子的主意吧?我告訴你,不可能!”
趙大發脫了鞋就開始追著趙莊明抽:“就你心眼兒小,鬼心思多!看不出來你媽病了,痛了,不舒服了?
娶了媳婦兒忘了娘,這話一點兒沒說錯!但凡我和你媽有點兒事兒,你就懷疑我們兩個老東西要給你那心肝寶貝氣受!”
趙莊明一邊躲一邊跑:“她不舒服了就去找邊醫生,每個月初一十五,邊醫生給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看病都不要錢的!
我媽雖然沒有六十歲,但隻要給糧食,邊醫生還能把我媽扔出來不成?”
“現在我們家四個人,我和照林都能賺糧食,你們老兩口守著那幾畝地也餓不著,比村裡其他人過得好那麼多,還怕看不起病啊?”趙莊明像是遊魚一樣躲著他爸的鞋底兒。
趙大發追累了,喘著粗氣,指著趙莊明大罵:“你就說這個人,你買不買吧?!”
趙莊明跟他爸講條件:“買可以,但我和照林就不會去住了。我要在邊醫生家附近再起一棟房子,就我和照林住。”
之前趙莊明他媽要給兒子塞女人,趙莊明帶著郗照林去李相源家求收留。
不過李家有宋家三口在,又有一個李二順長期打秋風,再加上他和照林,住著也不方便。
後來趙大發兩口子來跟兒子低頭,保證再也不說生孫子的事兒,趙莊明就帶著郗照林又搬了回去。
過了一年的安生日子,他爹媽又想著往家裡帶女人回來。趙莊明怕郗照林受委屈,乾脆分家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