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的話如同狂風暴雨,衝擊著在場文人的心神。
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曾經堅定的信仰遭到或多或少的衝擊。
尤其是崔淩峰,作為這場辯論的參與者。
他感受到的更加直觀也更加洶湧。
心中那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儒家思想,逐漸崩潰瓦解。
好像即使自己讀遍萬卷書,也不可能成為人上人。
“我輩讀書人不能成為人上人,那讀書還有什麼用處?”
“我想考功名!我想當官!可我當了官在國家麵前,卻和其他人一樣,我不能接受。”
“文人是最崇高的!否則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讀書?”
“我不相信,我隻能做一個普通人!我是讀書人比那些普通老百姓都要高貴!”
在場大部分文人都出現道心崩潰的情況。
但還有一小部分人死死的咬著牙,不肯承認文人的地位不如其他人。
崔淩峰剛開始還堅持自己的想法,但隨著周圍人的疑問越來越多,他的內心也開始動搖。
原本應該舉足輕重的文人,真的不能左右一個王朝?
崔淩峰不解,這些問題他從來沒考慮過。
文人自傲,傲的是心中那份學識。
隻要有足夠的學識定鼎天下都不成問題。
可張帆卻說,即便文人學識再高,在整個天下麵前也隻是滄海一粟。
他們就如大海上的一葉扁舟,將自己牢牢關在密不透風的船上。
卻忘了自己曾經也是大海的一部分。
眼看下的猛藥差不多了,張帆打算結束今天的辯論。
“崔公子,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文人支持他還會存在嗎?”
“不……不會!”
崔淩峰的語氣依然堅定,但他的眼神當中卻少了幾分自信。
“你的意思是說,如今的大離沒了文人就會滅亡是嗎?”
“不!我可沒說過!”
崔淩峰的臉色突變,這話他可不敢說。
胡亂承認那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這時崔淩峰才意識到,無論自己如何說都無法回答張帆的問題。
這就是一個悖論,無論回答需要還是不需要,最終的結果大離依然會存在。
隻不過國祚延綿的時間長短而已。
因此張帆就是算準了崔淩峰無法回答,這才問出自己的問題。
之前的鋪墊都是將他原本豎立起來的自傲逐漸擊碎。
最後再發動致命一擊。
一個國家的構成是複雜的多樣性的。
沒有失去誰就不行,也沒有誰的地位是最崇高的。
隻是每個人都是各司其職,文人隻能解決一部分問題,剩下的需要其他人去解決。
麵對著崔淩峰逐漸崩潰的表情,張帆也失去了繼續下去的心思。
自顧自的起身朝外麵走去。
可剛邁出幾步,崔淩峰就焦急的喊道。
“等等!張校尉從今往後,我們文人該如何自處?”
崔淩峰問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文人沒了心中那份高高在上的自傲,今後的道路如同蒙上了一層迷霧,完全無法看清方向。
張帆略微思索,想到了儒家上千年的變遷最後不斷改進的學說。
這或許是如今最適合眾人的一種思想。
“知行合一。”
轟!
短短四個字在眾人耳旁炸響,宛如一道悶雷直擊心靈最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