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介紹,孔維道為了躲過大離內衛的眼線。
特意坐船出海,從東海繞行進內陸河直達白玉京。
期間到達每一處港口都沒下過船。
要不是其中一名內衛偶然間看見船艙內坐著的人。
恐怕孔維道的出現真的無人知曉。
文帝手指敲擊著案幾,這次科舉不同以往。
先有各國派學子前來,之後又發生學子遇刺,如今孔維道直逼白玉京。
這一樁樁一件件,恐怕並不尋常。
這些人不僅僅是為了大離的文氣而來,更是為了在天下人麵前樹立一杆旗幟。
一杆文道至尊的旗幟。
“真是好算計啊!”
文帝不由的感歎,周圍的國家一直對大離有所覬覦。
大離不找他們麻煩,他們反而找大離的麻煩。
看來集權的事情必須越快越好,否則遲則生變。
文帝吩咐影子繼續監視孔維道的一舉一動。
既然已經進入大離境內,作為主人自然不能怠待客人。
揮揮手讓影子離開,影子遲疑了片刻再次說道。
“陛下,王俠最近與張帆走的很近。”
聽到此話,文帝拿筆的手頓了一下。
書寫的字斷了一筆,遲遲沒有繼續。
等了片刻,文帝這才說道。
“他有自己的工作,知道分寸,王俠的妻兒如何了?”
“都在監視當中。”
這就是文帝的厲害之處,先是肯定了下屬的工作,隨後又確定他是否能控製。
對於那些有家有室的人,拿捏他們的弱點非常簡單。
尤其像王俠這種妻兒老小都在監控當中的人。
文帝自然對他們非常放心,甚至願意將一些危險的工作交給他們。
這並不是一種不信任,而是一種馭下的手段。
恩威並施,該嘉獎的嘉獎,該警惕的警惕。
就像對待張帆,文帝獎勵他與公主成婚,卻也限製了科舉前三的條件。
為此張帆隻能拚命入局,即便知道自己是棋子,也必須踏入其中。
再次揮了揮手,影子消失在陰影當中。
議事殿內再次恢複安靜,隻剩下文帝繼續埋頭在桌案上批閱奏折。
……
另一邊,張帆與王俠離開皇宮。
看著不遠處瞪著銅鈴般大眼睛趙無疆,兩人都沒理他自顧自向前走。
直到岔路口分開之後,王俠這才問道。
“接下來我們乾什麼?去刑部要人?”
“沒用的,刑部既然已經接下了,他們也想要這份功勞,現在不可能把人弄出來。”
張帆不想承認,但這件事情已經走漏風聲。
如此重大的案件,誰辦成了誰就能得到皇帝的嘉獎。
刑部的人又不是傻子,犯人到手何必給趙無疆做嫁衣?
更何況,趙無疆的仕途也到此為止了,沒要為他搭上其他人。
原因也很簡單,假如皇帝不知內情,趙無疆劫囚這件事情可以隱瞞過去。
但為了劫囚打死打傷同僚,就算坐上都統的位置,底下人也不會服你。
這是一個隱患,皇帝自然不會讓隱患存在。
因此背鍋的人隻有趙無疆。
說不定過幾年趙無疆一犯錯誤,就會被踢出不良人。
到時候有怨報怨有仇報仇,自然有人收拾他。
趙無疆的事情放到一邊。
殺手們被刑部帶走,這件事情也隻能到此為止。
不過打草驚蛇也未必是壞事,至少在學子當中引起了一番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