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知道樊樓內發生的事情。
朱庭春就好像一顆小小的石子,沒有引起任何波瀾。
直到第二天一早,學子們紛紛抵達考場門口時。
卻發現在成績排行旁邊竟然還有一份皇榜。
皇榜的內容也很簡單。
介於此次科舉諸國學子齊聚盛況空前,大離王朝深感欣慰,故此邀請三位大儒做最後一場的主考官。
看到皇榜的內容,學子們都興奮了。
三名大儒做主考官!
豈不是說自己能和大儒近距離接觸?
“這是真的嗎?孔夫子要做我的主考官?我不是在做夢吧?”
“清醒一點!不僅僅是孔夫子還有崔先生、商先生,大離王朝肯定是下了大功夫才請動幾位大儒。”
“諸位,如果我們科舉中榜,豈不是說我等都是三位大儒的弟子?”
一石激起千層浪,如此新奇的想法頓時得到了學子們的肯定。
古往今來,科舉考試都是為國家挑選人才。
但也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學子與主考官之間是師徒關係。
這是科舉剛興起的時候,學子們沒有地位沒有人脈,為了拉攏關係就對外感謝主考官對自己的栽培。
久而久之這份栽培逐漸有了權力交替的意味。
因此學子們一直認為,主考官就是自己進入官場的引路人。
也就是自己的恩師。
如今三位大儒擔任主考,將來如果有人問起自己的恩師是三位大儒,那該多有麵子!
一想到此處,學子們就開始躍躍欲試。
可看向成績排行,所有人都愣住了。
前三的排名依舊雷打不動,張帆、趙麒麟、朱庭春。
這三人的成績名列前茅,已經兩場都是這個排名。
如果第三場還能考出好成績,這三人就是是妥妥的狀元、榜眼、探花。
隻不過人群中有些人的臉色可就不好看。
尤其是大乾丞相之子呂文傑。
今天他早早的來,是想趁著最後一場考試做點事情。
結果看到這成績頓時就沒了心情。
大乾學子浩浩蕩蕩而來,竟然連前三都拿不到。
這要是說出去,肯定讓人笑掉大牙。
呂文傑死死捏著手裡的折扇,幾乎要將它給折斷。
努力控製著內心的怒火,可就在這個時候,身後傳來了一個欠揍的聲音。
“呀!還是第四名,呂學子你成守門員了,恭喜恭喜。”
“張帆!”
呂文傑咬牙切齒的看著對方,尤其是張帆那副欠揍的表情,恨不得一拳打上去。
但呂文傑還算沉得住氣,冷哼一聲轉過頭去。
但眼底卻閃爍著駭人的寒光。
張帆一挑眉毛,這麼明顯的殺氣這呂文傑是動了真火。
不過誰叫他是大乾人,在大離被欺負也是他活該。
更何況大乾人來參加科舉就沒安好心,給他一個第四已經算是非常公平。
按照自己的性格,判個不及格也是綽綽有餘。
很快考場門口的學子們越聚越多。
他們也都知道了三名大儒的事情。
一些第二場沒來參加考試,或是考的不好的人捶胸頓足。
後悔自己沒發揮好,失去了在大儒麵前展示自己的機會。
很快考場大門緩緩打開,這次學子們明顯感覺到考場內的守衛增強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