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辦公室,進入後院的低溫車間,陳響看到調溫係統、成型機、輸送線。
輸送線是分段式。
沒有滅菌環節,沒有什麼自動封裝,純人工操作。
總共六個工人,不戴口罩、不戴手套,食物全程暴露在工人的呼吸中。
“現在是雨季,常常下雨,生意沒有那麼好,等到明年五月旱季,生意會比現在好兩倍。”
雨季一樣熱,氣溫多數在25度之上,有時也會升到31度。
也就是說當地一年兩季都可以賣棒冰。
“利潤也會是現在的兩倍,”站在成型機前,張蘭蘭極力為陳響介紹,“平時多發展下線,生意不會差。”
‘下線’指的是流動小販,他們騎自行車或摩托車,每天來進貨,走鄉串巷,流動售賣。
“張姐,你和大哥商量一下,”該知道的都知道了,陳響直奔主題,“確定租金。”
“我可以做主...”張蘭蘭轉頭看向陳響,立起三根手指,“每年3萬RMB,場地、設備,還有現在的下線都給你。”
“張姐,”陳響語氣冷靜,眼神清澈,“你還有最後一次報價機會。”
做生意,會一些察言觀色本領,張蘭蘭從開始就知道不能小看陳響,所以報了一個偏高,卻並不離譜的價格。
受夠了賺賣白菜的錢,操賣白粉的心,看著陳響的眼睛,張蘭蘭鄭重重新報價。
“2.5萬RMB每年,三月一付,合同簽三年,三年內我們無權趕你走,你如果經營失敗,隨時可以把廠子還給我們。”
陳響微笑,張蘭蘭的決定很明智,租出去正確選擇。
類似情況,穿越前陳響遇到很多,比如一家即將上市的紡織廠。
證監的人不知道,巨大的廠區裡麵,名麵上的老板卻不生產任何一匹布。
全部分租出去,由無數個小老板自行生產、自行銷售。
如此,名麵上的老板是不是少賺很多錢?
答案是。
但他得到了‘省心’,得到了‘去風險’,隻需要一間辦公室,雇幾個人,收一下租金。
協調一下各個小老板之間的水電氣排汙指標,統一處理稅務即可。
又因為了解生產情況、了解紡織品價格,大老板收的租金,總能卡得剛剛好,讓小老板們舍不得放手,乾活又天天罵娘。
直白一些解釋,數據是公開信息,你賺你的錢,我賺我的錢。
陳響現在情況也是一樣。
張蘭蘭擁有場地和設備,拿走大半利潤。
陳響接下生產、銷售、風險,以及其它隱形成本,假如他沒有辦法改良產品、沒辦法賣更多,隻能賺一點辛苦錢。
有改良產品辦法,陳響隻思考一秒,前世職業習慣,向前伸出右手。
張蘭蘭伸手與陳響握在一起。
達成口頭協議隻是第一步,下午陳響與張蘭蘭夫妻一起到衙門注銷現有營業執照。
之所以注銷,為的是‘安心’。
如果陳響在經營過程中,發生什麼重大安全事故,他們賺那一點租金,還不夠賠償。
注銷營業執照過程中,工作人員在計算器上按下1000000數字。
夫妻兩人習以為常,熟練將一個裝錢信封,蓋在一疊文件下麵,通過櫃台推給辦事員。
陳響把送錢行為看在眼裡,這就是所謂的‘隱形成本’。
看似黑暗行為,卻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蓋章經濟學’。
順利注銷執照,陳響核實夫妻兩人對土地、房子,是否擁有清晰產權。
核實土地需要到兩個地方,一個是土地局,一個是當地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