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誌看到父親大醉,本想再逗留兩日,沒成想宋文閣第二日很早就起床,跟隨著宋誌師徒、洪武學社師兄弟、宋誌大爺爺家的堂伯、堂兄等,一起鍛煉,以及知曉宋誌全盤計劃的大哥宋澹,也早起跟隨大家練習起來。就是剛滿四歲的宋學斌也在劉三刀的護衛下,有模有樣的操練了起來。
等李惠友一家來到以後,王家父子和唐雪茹一起來,大家共同陪宋家一行人,吃了一頓送行早飯。可能因為送行,早餐豐富的極致拉滿。
主食為小餛飩、油條、蔥油餅、蛋炒飯,配菜為雞腿、鴨腿、燒劃水、炒蝦仁,再配上豆漿、紫菜蛋花湯、皮蛋瘦肉粥、海鮮粥等,老少皆宜,還照顧到女眷和昨夜喝酒的幾人,王家這個大家族,滿滿的就是不差事。
李惠友師父這次來到滬上,除了家裡的五人,還帶來了兩個徒弟,共計七口人。
大徒弟歐陽申,今年二十九歲,身高與李燦相似,整日帶笑,是一個很溫和的人,至今未婚。
四徒弟尚景,今年二十三歲,身高接近1.9米,長得高大威猛,滿臉絡腮胡子,性格衝動,是一個孤兒,從小跟著宋誌師娘長大。
二徒弟就是李燦,三徒弟因已經結婚,留在了熱河,而我們的主人公宋誌就是排行老五的徒弟了。
至於為什麼李師父派遣大徒弟跟隨,最主要的原因是歐陽申比較全麵,性格溫和,比四徒弟穩重,可獨當一麵。
宋誌在師兄弟麵前時候,還是很愜意的。
他在洪武學社和本師門中,歲數最小,但武藝最高。在江湖門派中好,層級很重要,師父、師兄很受尊重,但這遇到武功高手,就需要往後排了。
宋誌介紹了所有人員見麵,並與王伯父、師父、皇浦仁等話彆,拒絕了大家送行的心意,因為宋家這一行人,留下了師父一家,仍然有四十人左右,王家出動了五輛小汽車,又派出了王家公司的一輛普魯士產的載貨汽車,才將這一行人全部送到長江碼頭。
此次乘坐的江興輪,現在的江輪載客量隻有三千人,是長江上較大的江輪,一等艙隻定下了20個床位,其他都定製的都是二等座。
王海立受王父的委托,同去春城,參與公司入股相關事項。還特意向宋誌解釋了一等倉不足,宋誌連忙表示感謝。
因為這麼多人訂票,沒有王家的關係,宋誌相信肯定訂不上床位。而且這還不用宋家付錢,王家對宋家的幫助可見一斑。宋誌回程後,該考慮的是如何去彙報王家熱情地接待。
江輪開啟後,宋誌感覺這個江輪肯定是超載了。
因為過道、食堂、甚至江輪的前部,全都坐滿了人員,打聽後才知道,是政府強迫要求運輸的受災人員。
宋父招呼大堂伯、大哥、宋誌來到了,堂伯與大爺爺共同所住的客艙,商量江輪在江城停靠的問題。
二哥宋泊訂婚,按老規矩來講,宋家長輩應該見見未來的二兒媳婦,可宋家此行,人員太多,上下江輪,安排吃住,費用和精力都不足。
大爺爺提出讓宋家幾人到江城下船去看望二哥,其他人跟隨著大爺爺直接去霧都。大哥提出宋誌陪同家人去看望宋泊兩人,他帶隊前往霧都。
看著猶疑的宋父,宋誌提出了建議,讓大爺爺帶隊,洪武學社的付榮生和李燦師兄負責協調,護送王海立等其他人去往霧都,到霧都後,有祁精武師傅接待安排,由劉三刀、木衣島、黑木頭三人帶路,宋文閣全家和張勝武、王江武留下,見完兩人後,再次搭乘江輪前往霧都。全家采納了這個建議。
江輪行駛在江麵上,草木綠意盎然,南方的熱氣已經很盛了,宋父感歎多虧走得早,必然到六七月份,這麼多老幼女眷恐怕會有病役侵襲。
付榮聲、朱宏武、歐陽申等幾人,前後照顧同行之人,宋家人中,堂伯宋富順,堂叔宋富貴老實肯乾,二十七歲的宋溫聲也是內向性格,隻有二十三歲還沒結婚的宋廣生,還有協助聯絡的概念。這以後可以借為主力。
女性中大嫂、大姐和李慧,反而是積極的配合大家,照顧著女眷和幾個孩子。
宋父、大哥和宋誌幾人,來到宋父和宋母居住的艙室,繼續就沐春貿易公司、王家貿易公司、春城的宋家騾馬行等進行對接,交流此行中宋家人、洪武學社、李師父親友等,性格特點,能力大小,未來需求的崗位,以及可以配合宋誌的人員安排等。
江輪因逆流而上如果每個碼頭皆停,大約需要四天多個,但此番有運送受災難民的責任,每次停留時間延長,過了五天江興輪才聽到江城的民用碼頭。
宋家父子千叮嚀萬囑咐的與其他人告彆,宋誌費了很大功夫,安撫了非要保護宋家家眷的李慧,將女眷和孩子托付給李慧,才打消了李慧豋岸的想法。
宋家一行人,終於踏上了江城的地麵,仍然住進了熟悉江城大旅社。當宋誌將二哥宋泊和未來二嫂沐言之,引到江城大旅社,更是引來宋家女眷的一片哭聲。
黑瘦但神采奕奕的宋泊,黑瘦但颯爽英姿的沐言之,引來了宋羅氏、宋楊氏、宋吳氏等幾個女人的傾訴。
就是四歲的侄子宋學斌,兩歲的侄女宋溫馨,也被兩人抱在懷裡,喜歡的不行。
奶奶宋羅氏、母親宋楊氏將準備好的宋家禮物送給沐言之,催促兩人早日完婚,早日生子,引來了沐言之羞澀的笑聲。宋誌也將春城獲得倭式精工手表送給了二哥,有利於二哥軍事行動中的使用,二哥真是十分喜歡。
沐言之知道了宋家和娘家,已經達成了合作意向,以後自己與宋泊結婚後,不再擔心與家人長久遠隔兩地,興奮地請宋家人吃地道的江城菜。
兩人請假帶著宋家一行人,參觀了黃鶴樓、歸元寺等景點,雖然有水災的影響,但江城的秩序正在逐漸恢複。
宋文閣等一眾家人,聽說宋誌給受水災影響的民眾捐款,誇獎了宋誌的表現,尤其是奶奶和母親,更是給與了宋誌鼓勵。
最關鍵的是,在宋誌的提議下,宋家全家在江城拍攝了一次全家合影,包括未來的二嫂,這張全家福也許是宋家最齊全的留影了。
宋誌拒絕了何雲庭老先生宴請的意向,與宋家一行人在江城隻住了一天,就告彆了二哥和未來二嫂,匆忙的踏上了前往霧都的行程。
喜歡暗刃如鋒請大家收藏:()暗刃如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