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中央陸軍學校已經因經濟問題,壓縮了招生規模,但是淞滬會戰身為爆發,刺激了華夏藍黨政府,一方麵加強了對紅黨的圍剿,另一方麵擴大了戰備儲備,包括開始擴大中央陸軍學校招生規模。
宋泊幾次的建言踐行,也引起了軍校教官團的重視,並上報華夏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事委員會本就在整軍備戰,也變相采納了宋泊的一些建議,比如擴大了直管區域的各縣警備隊和保安團、督促各保甲建立自身的村鎮武裝力量、擴大了江陽軍工廠的生產規模等,還是與前世一樣,確定了物美價廉的普魯士裝備,作為陸軍擴軍的裝備製式。
但軍事委員會最要的精力還是放在圍剿紅黨軍隊上,常校長一直抱著“攘外必先安內”的統治思想,認為對其統治最大的威脅還是紅黨,倭寇隻是一時禍亂。
同時,可以以圍剿紅黨為借口,對各地割據勢力進行打擊,實現自己打擊政敵的真正目的。
夜晚的江城正是江城商業最為繁華之時,最繁華的街道以花樓街為核心,延伸至江漢路周邊,兼具商業繁榮、市井煙火與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是老漢口黃金時代的縮影。
花樓街在1930年代達於鼎盛,街道兩側商鋪林立,涵蓋金號、銀樓、珠寶、綢緞、皮草等高檔消費品,以及五金、漆器等雜貨商鋪,五光十色,無所不包。
如鴻彰永綢緞莊、富康呢絨洋貨店、汪玉霞食品店以堿酥餅和芝麻綠豆糕聞名)、老四季美湯包館等老字號雲集,小商販走街串巷叫賣,夜路燈下餛飩攤熱氣嫋嫋,巷弄中還有挑茶工和街頭武術表演,構成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擁有濃厚的商業氛圍。
而歆生路前世被稱為江漢路步行街一帶,已形成繁華商圈,街道兩側西式建築林立,店鋪招牌密集,如“泰豐永莊”“保康參燕號”等商號彰顯實力。街道上小轎車、人力車交錯而行,警察崗亭維持秩序,行人匆匆,商業氣息可與花樓相比。
《漢口竹枝詞》中描述“車馬如梭人如織,夜深歌吹未曾休”,可見當時夜生活的熱鬨。
宋溫馨像一個出籠的小鳥一樣,雀躍於這些繁華之中。宋誌、木衣島、黑木頭、劉向文幾人也隨行觀賞,尤其是木衣島眼睛都看花了。西裝革履、長袍馬褂往來,穿著旗袍、梳著波浪卷發的摩登女郎,也有挎竹籃、穿布衣的樸素攤販,形成摩登與傳統的交融。木衣島看著穿梭攤位其間、展示服飾手工的年輕女孩,這真是開了眼界。黑木頭和劉向文等人也是非常好奇,隻不過他們性格沉穩,知道收斂自己。
江城在宋朝時被稱為金口,已是華夏江南名鎮,商業繁盛,有“黃金口岸”之稱,老漢口茶葉巷現崇仁路漢派市井味茶市)曾見證“中南第一茶市”的盛況,許多茶商自2000年前紮根。三十年代江城作為商業中心,江邊的夜市茶館大多聚集於此,邊觀江景邊暢聊著。
雖然已是夜晚8時,仍然充斥著“商賈輻輳,桅檣如林”的盛況。江邊的江景茶館,江景與茶香交融的特色,夜間燈光如繁星,有著不一樣的浪漫氛圍。
茶劇院上演著楚劇《百日緣》,獨特的絲弦聲調,使得茶館裡具有濃厚的人文氣息,這也是宋誌最喜歡和懷念的氛圍,前世已經很難看到這種淳樸的傳統氣息。
宋誌幾人落座品茶,體味著江城獨有的味道。宋誌給宋溫馨點的是桂花玉露,自己點的是江城獨有的江口紅茶,而木衣島幾人點的是宜昌紅茶。
桂花玉露是因為秋季正值桂花盛開後,茶上門將春茶與秋桂窯製的,桂花香與茶韻相交,花香濃鬱。
宜昌紅茶早就名聞全國,1919年已經出口歐洲了,這個時候飲用可暖胃生津,花果甜香和醇厚的口感,深受江城人們的喜愛,是主要的飲用茶。
而宋誌喝的江口紅茶,能緩解秋季的燥氣,最關鍵的是宋誌北方人,還是喜歡喝一些綠茶。
抬眼一愣,這真是太巧了。宋誌看到了一個熟人,是那個宋誌救下的紅黨人。
楊澤正和一個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正在交談著交易茶葉的事情。這時的江城被稱為“東方茶港“,是華夏茶葉交易的中心,甚至很多歐洲、亞洲的茶商前來選購。
宋誌不認識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看著這個熟人,感覺他更清瘦了,隻有雙眼還是炯炯有神。也許是五官敏感,或者是多年的經驗,男人很快轉過頭來,看到了宋誌也是一怔,然後露出了真誠的笑臉,與對麵的中年男人說了一句,走了過來,先抱拳行禮道:“這位先生,見到您不容易啊!“
“哈哈!先生,咱們真是有緣人啊!“宋誌看了看中年男人,中年男人也是微笑點頭。
男人很痛快的說:“那位是我們的同事。”宋誌放下心來,提議道:“先生,不如我們到二樓包間去坐坐?”
“好啊!我可以帶著我同事嗎?”“當然可以!”宋誌同時轉回頭來,讓宋溫馨幾人在樓下等著自己,宋溫馨還有些不情願,但也不好當著外人麵說什麼。
宋誌叫來茶館小二,領著三人抬腿上樓,木質的樓梯傳來的質感,不知為什麼,是宋誌一直很喜歡的。
隻有十幾平方的包間,除了一個四方茶桌和四個椅子外,隻有牆上掛著兩幅畫作,顯得包廂有些文化氣息。而跟隨男人走進來的中年男子,很誠摯的抱拳相相:“在下姓吳,不知道先生貴姓高名?”
喜歡暗刃如鋒請大家收藏:()暗刃如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